累计积分:5310

发布书摘:75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11-11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共三册)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是一部有关苏联74年兴衰历史的实证性专题研究著作,由22名中国学者合力完成,书中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各个方面,共28个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沈志华 主编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定价:148.00元
  • ISBN:9787509709269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03-17 摘录
    20年代的几次危机提出了走市场道路还是行政命令的计划化道路问题,然而它们没有促使苏联走向市场经济,从解决办法到当权领导人的思路,走的都是行政命令的强制道路。斯大林的最后胜利意味着苏联走市场经济的最后一点可能性的消失。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16 摘录
    喀琅施塔得事件是苏维埃政权从理想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向现实的政治国家转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对苏联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出于巩固政权需要的镇压一旦背离了社会公众的重要影响。出于巩固政权需要的镇压一旦背离了社会公众的选择取向,就会发生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国家权力机制的蜕变,在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制衡机制的情况下,这种蜕变就为斯大林日后的个人专制埋下了伏笔。从这个视角考察,喀琅施塔得事件所表现的苏俄国家功能的转化与1930年代确立的斯大林模式体制存在着内在的历史联系。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16 摘录
    在俄国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对俄国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具有超前性。但是,伟大的俄国革命并不能掩盖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这一事实。
    所以列宁后来实行了新经济政策,就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以促进俄罗斯文明的发展。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3-06 摘录
    实际情况是,七月事件既具有一定的自发色彩,又明显受到布尔什维克的影响以至于具体领导;它既是群众反对临时政府、要求苏维埃掌握政权的运动,也是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的尝试。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在七月事件的过程中,布尔什维克党内存在着明显的意见分歧和步调不一,即便是党的中央委员会也一再犹豫,多次改变立场。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2-28 摘录
    通常认为,二月革命后政治局面的基本特点是两个政权并存。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本质的特点是无政府主义泛滥。因此,与其说是出现了双重政权或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还不如说是在空前的无政府主义情况下存在着两个政治中心,因为实质性的问题不是真正的权力机构多了,而是政权的权威不够或者就是没有有效的政权。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