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选择。孙瑞雪老师告诫父母们: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
……
[ 展开全部 ]
象你可以爱孩子,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子,和你真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这可能就意味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们要学会从一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到爱的礼物。因为我们一生能够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 收起 ]
作者:孙瑞雪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定价:35.00元
ISBN:7512705727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只有承认儿童有精神胚胎并相信他,人类成长的秘密才会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展现给我们。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3-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儿童依据什么来理解呢?儿童依据感觉。感觉包括哪些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孩子们通过这些感觉来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其实不难发现,儿童整个6岁前好像都在做这件事。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都会用口来认识世界,然后用手摸。他是“口聪手明”。这个现象恰恰说明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传递给他的东西,而是充满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3-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三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他的独特在于他那独特的感觉,他的贡献正基于那感觉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概念。第一次,他认为光电效应中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第二次,他认为光的速度是有限的;第三次,他认为引起重量的质量和影响加速的质量是一样的。所以他提出了量子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这就是对事物的特别感觉能力和产生概念的能力,这就是创造力。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3-0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生命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感知到孩子的心理,你跟他说了,这个问题就不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了。但如果不说,他永生都会觉得他爸妈不再爱他了。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3-1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必然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触摸、感知后,他会对他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这个过程和机会要把握好。教育儿童要从现实出发,从具体出发,从事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尽量避免想象,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使现实充满了意义,使概念生成过程是完整的,从而使概念密切结合于现实,这个原则使儿童发展起驾驭现实的能力,而不是去“神游”。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3-1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七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膩、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你的感觉越粗糙、越简陋,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低。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3-2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八章 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你是帮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的帮助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3-2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章 从爱走向独立
人类的发展只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1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7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儿童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来自于孩子自己。如果儿童在他自己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经验,那他就是自己的主人,但现实是,我们成人认为这个经验好,就强迫孩子接受。大多数的孩子经过这种强制之后,这方面的能力被成人奴役了,他跳不出成人给他设的框框,这就是所谓的“画地为牢”。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1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
我发现,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是用心灵感受你。你的虚假,儿童用他的心灵马上就能感觉来。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1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这个结果就是自由和尊重的结果,只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惧怕你的威力。但是靠这种尊重,靠老师对待他始终不变的尊重态度,时间长了,尊严和自尊占到了首位。在儿童那里,自由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是快乐的纪律。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1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家长的生命的状态越好,越能理解孩子。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通过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的状态。人格状态越统一的人,他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就越融为一体。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5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幼儿期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给儿童的宽容一定要宽容到让他自己故意破坏一下,去感知对与错。儿童与成人不一样,成人觉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儿童得感知一下,这是儿童的种心态,在这时我们一笑置之就行了。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2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2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所以很多人发现,有的人没有受过教育,却能发展得很好,有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却活得一塌糊涂。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你读了许多书,但依然可能缺乏能力。如果你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看别人、看世界,你的心情会很舒畅。如果你觉得处处险境,事事难办,总有人在算计你或阻挡你,你就会分心、沮丧,就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琐碎把我们束缚在了小事上,远离了人生目标。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是一成不变的,他的个性就很僵硬,他一成不变,他就没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每个人一旦处在变化中,他就会像一条河变得有了生机。你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否则你永远无法感知你的孩子。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3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所以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明确地告诉我们: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是你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因为关心人的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过程。如果一个母亲关心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还意味着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兴旺。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6-0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与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相比,我们落后了一个世纪。我们一直认为孩子是由我们成人教育出来的,可上世纪初这个教育观点在国际上已经开始产生了变革:儿童将依靠自己的内在精神发展自己。可我们今天依然认为,教育是以发展孩子智力、掌握知识为首要任务。20纪初,人们已经提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差别在于,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生命,极大地发展人性和开发人的潜力。这样一个观念要深入人心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6-1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附录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儿童成长中的自由我要感谢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这不是爱;“这个东西你怎么又弄坏了?”这不是爱。如果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你拉着他的双手对他说:“妈妈爱你,但是这个事情不可以这样。”这是爱;如果你的压力过大,自己开始发脾气,控制不了自己了,你对孩子说:“妈妈现在情绪不好,妈妈需要独处,去处理自己的情绪。但妈妈的情绪跟你没有关系,不是你的错。是因为妈妈工作的压力。”这是爱。
所以,爱从来都是点点滴滴地表现在生活中。它不可能抽象地隐藏在我们的大脑中。你对孩子说:“你怎么穿这件衣服啊?”孩子说:“我喜欢。”你说:“这件衣服不好看,不许穿,简直是小流氓的穿着。”这不是爱,这是更爱你自己。你不能用你的孩子服务于你的目的。你看到丈夫不回来,对孩子说:“去,让你爸爸赶紧回来,去跟他说。”这不是爱,你是在利用你的孩子做自己的事。
生命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被造就出来的。你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就依赖于这样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情景,而不取决于你大脑中的某一个愿望。所以,所有的愿望都取决于你在眼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去做!
小洁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12-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7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第三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第八章 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第十章 从爱走向独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附录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儿童成长中的自由我要感谢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第三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第八章 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第十章 从爱走向独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附录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儿童成长中的自由我要感谢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都会用口来认识世界,然后用手摸。他是“口聪手明”。这个现象恰恰说明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传递给他的东西,而是充满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这就是对事物的特别感觉能力和产生概念的能力,这就是创造力。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第八章 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第十章 从爱走向独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附录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儿童成长中的自由我要感谢
所以,爱从来都是点点滴滴地表现在生活中。它不可能抽象地隐藏在我们的大脑中。你对孩子说:“你怎么穿这件衣服啊?”孩子说:“我喜欢。”你说:“这件衣服不好看,不许穿,简直是小流氓的穿着。”这不是爱,这是更爱你自己。你不能用你的孩子服务于你的目的。你看到丈夫不回来,对孩子说:“去,让你爸爸赶紧回来,去跟他说。”这不是爱,你是在利用你的孩子做自己的事。
生命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被造就出来的。你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就依赖于这样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情景,而不取决于你大脑中的某一个愿望。所以,所有的愿望都取决于你在眼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