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爱、自由、选择。孙瑞雪老师告诫父母们:你以为你爱孩子,你想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孙瑞雪
  •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 定价:35.00元
  • ISBN:7512705727
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只有承认儿童有精神胚胎并相信他,人类成长的秘密才会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展现给我们。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3-01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儿童依据什么来理解呢?儿童依据感觉。感觉包括哪些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孩子们通过这些感觉来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其实不难发现,儿童整个6岁前好像都在做这件事。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都会用口来认识世界,然后用手摸。他是“口聪手明”。这个现象恰恰说明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传递给他的东西,而是充满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3-04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他的独特在于他那独特的感觉,他的贡献正基于那感觉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概念。第一次,他认为光电效应中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第二次,他认为光的速度是有限的;第三次,他认为引起重量的质量和影响加速的质量是一样的。所以他提出了量子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这就是对事物的特别感觉能力和产生概念的能力,这就是创造力。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3-08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生命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感知到孩子的心理,你跟他说了,这个问题就不作为一个问题而存在了。但如果不说,他永生都会觉得他爸妈不再爱他了。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3-13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必然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触摸、感知后,他会对他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这个过程和机会要把握好。教育儿童要从现实出发,从具体出发,从事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尽量避免想象,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使现实充满了意义,使概念生成过程是完整的,从而使概念密切结合于现实,这个原则使儿童发展起驾驭现实的能力,而不是去“神游”。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3-13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膩、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会越好。你的感觉越粗糙、越简陋,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低。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3-25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你是帮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的帮助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3-26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4-09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人类的发展只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是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4-13 添加
此章节有7条书摘 点击查看
儿童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来自于孩子自己。如果儿童在他自己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经验,那他就是自己的主人,但现实是,我们成人认为这个经验好,就强迫孩子接受。大多数的孩子经过这种强制之后,这方面的能力被成人奴役了,他跳不出成人给他设的框框,这就是所谓的“画地为牢”。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4-14 添加
此章节有6条书摘 点击查看
我发现,儿童认识成人不以成人的语言和表情来衡量和判断,儿童是用心灵感受你。你的虚假,儿童用他的心灵马上就能感觉来。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4-1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这个结果就是自由和尊重的结果,只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惧怕你的威力。但是靠这种尊重,靠老师对待他始终不变的尊重态度,时间长了,尊严和自尊占到了首位。在儿童那里,自由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是快乐的纪律。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5-10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家长的生命的状态越好,越能理解孩子。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通过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的状态。人格状态越统一的人,他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就越融为一体。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5-20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幼儿期学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5-20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给儿童的宽容一定要宽容到让他自己故意破坏一下,去感知对与错。儿童与成人不一样,成人觉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儿童得感知一下,这是儿童的种心态,在这时我们一笑置之就行了。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5-22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5-24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所以很多人发现,有的人没有受过教育,却能发展得很好,有的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却活得一塌糊涂。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你读了许多书,但依然可能缺乏能力。如果你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看别人、看世界,你的心情会很舒畅。如果你觉得处处险境,事事难办,总有人在算计你或阻挡你,你就会分心、沮丧,就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琐碎把我们束缚在了小事上,远离了人生目标。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5-29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是一成不变的,他的个性就很僵硬,他一成不变,他就没有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每个人一旦处在变化中,他就会像一条河变得有了生机。你必须是一条流动的河,否则你永远无法感知你的孩子。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5-31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所以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中明确地告诉我们: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就是关心他的成长。这是你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因为关心人的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过程。如果一个母亲关心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还意味着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兴旺。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6-05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与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相比,我们落后了一个世纪。我们一直认为孩子是由我们成人教育出来的,可上世纪初这个教育观点在国际上已经开始产生了变革:儿童将依靠自己的内在精神发展自己。可我们今天依然认为,教育是以发展孩子智力、掌握知识为首要任务。20纪初,人们已经提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差别在于,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生命,极大地发展人性和开发人的潜力。这样一个观念要深入人心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6-10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这不是爱;“这个东西你怎么又弄坏了?”这不是爱。如果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你拉着他的双手对他说:“妈妈爱你,但是这个事情不可以这样。”这是爱;如果你的压力过大,自己开始发脾气,控制不了自己了,你对孩子说:“妈妈现在情绪不好,妈妈需要独处,去处理自己的情绪。但妈妈的情绪跟你没有关系,不是你的错。是因为妈妈工作的压力。”这是爱。
所以,爱从来都是点点滴滴地表现在生活中。它不可能抽象地隐藏在我们的大脑中。你对孩子说:“你怎么穿这件衣服啊?”孩子说:“我喜欢。”你说:“这件衣服不好看,不许穿,简直是小流氓的穿着。”这不是爱,这是更爱你自己。你不能用你的孩子服务于你的目的。你看到丈夫不回来,对孩子说:“去,让你爸爸赶紧回来,去跟他说。”这不是爱,你是在利用你的孩子做自己的事。
生命就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被造就出来的。你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就依赖于这样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情景,而不取决于你大脑中的某一个愿望。所以,所有的愿望都取决于你在眼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去做!
小洁 //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12-09 添加
此章节有7条书摘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