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忆斯
  •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 定价:48.00元
  • ISBN:9787511031464
  • 2016-12-15 22:50:11 摘录
    你知道,我小时候是比较思维混乱的。从小,台湾当局不是老叫着"反攻大陆""解放神州"嘛、再加上我是外省人,所以有非常强的中国情怀。后来,台湾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思潮,我在其中也被影响了,慢慢地就会重新认识这个我生长的地方,会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台湾。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这种“本土化”的局限,比如我觉得台湾的民主不能只有本土主义,我父辈的这些外省的经验也应该被保俄,外省人和本省人应该彼此相互尊重、共存,这方是多元的社会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22:45:43 摘录
    你觉得音乐对社会的改变真有那么大吗?年轻的时候我也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曾经觉得音乐的作用很大,起码影响了我,但慢慢地,我觉得影响了我也没什么用·····。
    张铁志:你说得真好,我会把你的这句话用在我接下来的写作里。正如你说的一样,你觉得音乐影响到了你,改变了你,......你在改变的同时,其实社会和世界也慢慢地改变了。音乐是我们理解文化的一根线索,跟电影和文学一样,它们是会改变人和社会的价值与观念的,不要着急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22:40:14 摘录
    张铁志:我反对音乐属性里娱乐的唯已性,我也反別用音乐来做狭义的政治批洋。说到我对音乐的期待,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你既有批判的自由,也有不去批判的自由,想怎么来怎么来,大家别都是一个样子。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样子,那就很可怕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22:37:58 摘录
    可是这几年我发现,从大陆到台湾,音乐中越来越多娱乐性,而且快成为唯一性了。现在又提起公民这个概念,从韩寒到姚晨,大家都在践行着,对音乐也是如此,你看现在很多民谣歌曲也都开始谈社会问题了。我想起崔健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文艺如果没有批判就变成了纯粹的娱乐”,所以从目前来看,音乐要提供对人性、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如果只剩下娱乐,我觉得挺可悲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22:34:57 摘录
    "有相遇,便有相离。我们乃天地之过客,永恒不可求。也不必求。”周保松在他的书《相遇》中写道。是啊,不求的相遇,才能有永恒的光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22:31:13 摘录
    目前面对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都可以拿罗尔斯的思路来进行参照,而不是海耶克、诺齐克的理论。我知道中国有一些一自由右派,包括一些经济学家,他们的思路就是诺齐克那种“不受限制的市场”,然后通过市场来引导政治。我觉得这种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因为首先中国不可能有“不受限制的市场”,其次即使有一天中国真的有了“不受限制的市场”,我们就会发觉市场其实对人民构成了很多压迫,也会造成很多的不公正。你看现在很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反对全球化?我觉得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民也同样要面对很多真实的压迫和社会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22:24:39 摘录
    这样一来,上大学就成了一个投资。更要命的是,不止是学生这么想,连大学本身也这样觉得,大学渐渐变成市场的一部分,变成了一个商品。因此,在这样一个教育商品化的过程里,所谓关心社会就会变成很奇怪的事,因为它是没有市场价值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22:23:06 摘录
    周保松:其实这篇《大学生应该关心社会?》是写给中大新生看的。以前大学生关心社会好像是必然的,可到目前为止香港的大学慢慢有了一些变化,就像我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没有人给出肯定的答案。我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期待越来越个人化,越来越回到私人的生活中,大学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一个"过渡”,而这个"过渡"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帮学生们将来找一份谋生的工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22:18:34 摘录
    教育不可能有大量的生产,但它可以影响你的生命,这不是放几张Powerpoint、考几场试就行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13:18:29 摘录
    如果我们认定“民有"与“民享"是必须,而“民治"与否无关宏旨,则开明专制恐怕比民主还更有效率。然而,如果我们服膺杜威的民主政治哲学,则没有“民治”,“民有"与"民享"根本就得不到保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13:14:23 摘录
    与杜威形成对比的,是胡适的民主精英主义。他说"无论在共产制或私产制之下,有天才的人总是要努力向上走的······至于大多数的'凡民'(王船山爱用这个名词),他们的不向上、不努力、不长进,真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这些“大多数的凡民",胡适后来干脆以“阿斗”来称之。在他的民主精英主义之下,治国不是阿斗的事,他们只要“民有”与“民享”就可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5 13:11:04 摘录
    我们更必须要问以杜威的弟子自居的胡适,究竟是如何诠释、挪用,或误用杜威的自由主义。这就是我在书中所处理的个重要的问题。从杜威的角度来看,“民治”绝对不能只是“手段”。对他而言,“民治”是“民有”与"民享”不可妥协的先决条件。杜威民主理念的可贵,在于他坚持民主不只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它还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同时还更是一个道德的概念。所以他才会说:“民主就意味着人格既是最先也是最终的目的·····它意味着说,不管一个人是多么的猥琐、孱弱,他的人格不能是由人家给予他的,不管那个人有多睿智或多伟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4 22:59:53 摘录
    江勇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适在1921年、1922年之间,读了李慈铭的日记以后有感地写下好几首诗。其中一首说。五十一本日记,写出先生性情,还替那个时代,解下片面写生。”这是我写《舍我其谁:胡适》给我自己的期许。做到多少。当然有待学者方家批评。有些读者说我找到了许多新材料。其实,材料固然重要,新观点才是关健。只有新观点才能赋新意予旧材新料。而如何才能赋旧材新科以新意呢?唯一的法门就是新的理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4 22:54:23 摘录
    阅读的乐趣也同样是无穷的。胡适的藏书,现在已经再度汇集,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北大文库。我们可以想象翻阅胡适曾经读过的书,看他所画的线、所作的眉批,那种如同穿过时光隧道与胡适同游的感觉是难以用文字来形容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2-14 22:53:11 摘录
    刘忆斯:您说要研究胡适一定要"假设胡适的假设,求证胡适的求证”,这话说来容易,但实际上除了比胡适还要大胆和小心外,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要阅读胡适的文本,还要阅读那些影响过胡适的文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