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它探讨的是政治权利的原理,它的主旨是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它的问世,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它正确回答了历史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卢梭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定价:18.00元
  • ISBN:9787100037259
  • 2017-10-26 14:06:18 摘录
    任何人天生都不是别人的主宰,强力也不能生成权利,那么只有契约才是生成合法权利的契机。
    ……
    出卖自由,就等于放弃人格,同时也就放弃了人权和义务。面对放弃了一切的人,是无法对其进行补偿的。这种出卖违背了人性,出卖了自由,也就丧失了道德的底线。任何规定一方拥有绝对权威,另一方只能无条件服从的契约,都是前后矛盾的无效契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6 20:37:37 摘录
    “强力对于人的精神是无能为力的,…决不要有奖赏,决不要有体罚,决不要有监狱,决不要有逮捕,决不要有武装警备,……没有什么比公共的判断是更加独立于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外的了。想使强力和法律插足于人们的偏见,想以暴力来改变人们的荣誉观念,那只会有损于国君的威望,并引起人们对于那些
    超越了自己权限的法律的憎恨。”
    公共意见是决不会屈服于强制力的,所以在为了代表公共意见而设置的法庭里,并不需要有丝毫强制力的痕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6 20:31:22 摘录
    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就不会再有力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7-10-16 20:07:13 摘录
    人们总是爱好美好的事物,或者说,爱好他们所认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正是在这种判断上,人们会犯错误;因此,正是这种判断就需要加以规范。评判风尚的人就是在评判荣誉,而评判荣誉的人则是从公共意见里得出他的法则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6 19:27:15 摘录
    在罗马,风尚与舆论要比这种制度更有力量,同时也纠正了这一制度的弊病;并且富人过分炫耀了自己的富有,就会被贬到穷人的等级里去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6 18:54:28 摘录
    政治的结合乃是全世界上最自愿的行为每一个人既然生来是自由的,并且是自己的主人,所以任何别人在任何可能的借口之下,都不能不得他本人的认可就役使他。断言奴隶的儿子生来就是奴隶,那就等于断言他生来就不是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6 18:34:27 摘录
    君主表面上似乎只不过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非常容易把它们加以扩大,并以公共的安全为借口来禁止那些旨在重建良好秩序的集会;从而他便可以利用一种不容打破的沉默,或者是利用他所制造的不正常的状态,来假定那些因恐惧而缄默的人都是表态在拥护他,并且对那些敢于讲话的人进行惩罚。…世界上的一切政府,一旦假之以公共力量之后,迟早都是用这种简便的方法来篡夺主权权威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6 18:23:40 摘录
    创制政府的行为绝不是一项契约,而只是一项法律,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于这些官吏来说,绝不是什么订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而且在承担国家所赋予他们的职务时,他们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而并没有以任何方式来争论条件的权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5 22:28:10 摘录
    国家的体制愈良好,则在公民的精神里,公共的事情也就愈重于私人的事情。私人的事情甚至于会大大减少的,因为整个的公共幸福就构成了很大一部分个人幸福,所以很少还有什么是再要个人费心去寻求的了。在一个政绩良好的城邦里,人人都会奔向大会去的;而在一个坏政府之下,就没有一个人愿意朝着那里迈出一步了,因为没有人对于那里所发生的事情感到兴趣,因为人们预料得到公意在那里是不会占优势的,而且最后也因为家务的操心吸引住了人们的一切。好法律会使人制订出更好的法律,坏法律则会导致更坏的法律。只要有人谈到国家大事时说:这和我有什么相干?我们可以料定国家就算完了。
    想到朱伟人先生那句“好的体制值得优秀的人进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5 22:19:55 摘录
    在一个真正自由的国家里,一切都是公民亲手来做,没有任何事情是要用钱的。他们远不是花钱来免除自己的义务,反而是花钱来亲身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5 21:58:39 摘录
    主权者的一切意图一经宣布,只要他没有撤销,就永远都是他的意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5 21:57:12 摘录
    政治生命的原则就在于主权的权威。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则是国家的大脑,大脑指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着;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5 21:53:52 摘录
    为了能够成功,就不要去尝试不可能的事,也不要自诩能赋予人类的作品以人类的事物所不允许的坚固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5 21:44:17 摘录
    既然个别意志总是不断地在反对公意,因而政府也就继续不停地在努力反对主权。这种努力越加强,则体制就改变得越多;而且这里既然根本没有别的团体意志可以抵抗君主的意志并与之相平衡,因此迟早总有一天君主终于会压倒主权者并毁坏社会条约的。这就是那种内在的、不可避免的弊病之所在,它从政治体一诞生起,就在不休止地趋向于摧毁政治体,就像衰老与死亡最后会摧毁人的身体一样。
    一个政府的蜕化有两条一般的途径,即政府的收缩,或者国家的解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11 11:09:33 摘录
    在全世界的一切政府中,公家都是只消费而不生产的,那末,他们所消费的资料从何而来?那就来自其成员的劳动。正是个人的剩余,才提供了公家的所需。由此可见,唯有当人类劳动的收获超过了他们自身的需要时,政治状态才能够存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