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6-12-03
七堂极简物理课
在本书中,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用诗一般简洁优美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在这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意] 卡洛·罗韦利
-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定价:39.00元
- ISBN:9787535789273
-
就像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该如何面对个体的死亡一样,我们也知道如何面对我们文明的覆灭。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这当然不会是第一个覆灭的文明。玛雅文明和克里特文明,还有许多其他文明都已经成为过去。
我们的生死如同星辰的生灭,个体如此,全人类也是如此。这就是我们的现实。生命正是因为短暂才宝贵。诚如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 Titus LucretiusCarus)所言:“我们对生命的胃口是贪得无厌的我们对生命的渴求是永不满足的。”(《物性论》卷三,第1084行)
自然塑造了我们,指引着我们,我们沉浸其中并非无家可归,并非悬在两个世界之间,以为自己只有一部分属于自然,眷恋着旁的东西。不,我们就在家中自然是我们的家,在自然中我们就是在家。我们探索的这个奇妙世界,五光十色,令人惊异,在这里空间是颗粒状的,时间是不存在的,物体也可能不在任何地方,但它并未使我们远离真实的自我,只是与生倡来的好奇心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栖居之地,展示了我们由什么构成。我们与世间万物一起,是由同样的星尘塑造的,无论我们沉浸在痛苦之中,还是焕发出喜悦的
光芒,我们都必须承认,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
卢克莱修用美妙的诗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我们都来自同样的种子;
拥有同一个父亲,
如母亲般哺育我们的大地,
接收清澈的雨滴,
产出明亮的麦穗,
繁茂的绿树
还有人类,
和各种野兽,
供给食物,滋养生灵
过着幸福的生活
繁衍子嗣……
(《物性论》卷二,第991-997行)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既然如此,追寻普世智慧,一通而百通必须成为一种能力。 -
人类是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就是自然,是它数不胜数、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当我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不断增长时,我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
让我们成为人类的那些特性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与自然分离,它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自然可以进行无尽的组合,它不断调整,并使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彼此关联、交换信息,而人类只是它选取的一种形式。 -
假如我们的行为只能遵循自然既定的法则,那么自由的做出决定又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在我们的自由感与世间万物运行的严谨规律之间就没有任何矛盾吗?也许我们身上有一些逃避自然法则的东西,让我们可以用自由的思考来扭转或偏离自然的法则?
不,我们身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逃过自然法则。假如真有那样的东西,那我们早该发现了。我们身上并没有违背事物自然表现的东西。整个现代科学,从物理学到化学,从生物学到神经科学,都在巩固我们的这一认知。
当我们认为自己很自由的时候,我们确实做得到,因为我们的行为由身体内部的大脑决定,不受外部因素左右。但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行为不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是说明自然规律通过大脑的运作来决定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自由决定,是我们大脑中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交互极为丰富,无比迅速。我们的抉择固然自由,但却不可能超出神经元的相互作用。
这是否意味着当我做出决定的时候,那个决定的人就是“我”呢?对,当然是这样,难道“我”还能做出与我的神经元不同的决定吗?那也太荒谬了。正如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Baruch Spinoza)极为清楚地认识到的那样,这二者是一回事。其实并没有“我”和“我大脑的神经元”之分,这两者本是码事。一个人就是一个程序,复杂而又极其完备。 -
一个物理系统拥有的其他物理系统的信息,不包含任何精神的或主观的东西,只是受物理规律支配的某一事物状态与另一事物状态之间的联系。
一滴雨水包含着天空中一片云的信息;一束光包含着发光物质颜色的信息;一块表包含着一日时间的信息、;一阵风携带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的信息;一个流感病毒携带着我易受感染的鼻腔的信息;我们细胞中的DNA包含着遗传密码的所有信息,让我长得像我父亲;我的大脑满满都是我在人生经验中积累的信息。
我们思想的本质就是极其丰富的信息的集合,它们被积累、交换和不断加工。 -
编故事和追寻踪迹发现事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类活动,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是当代文化中科学不被理解和信任之肇始。二者之间的分别很微妙:黎明时猎获的羚羊和前晚故事里讲的羚羊神相距并不遥远。界限是模糊的,神话与科学相互滋养。但知识总是有价值的。捉到羚羊,我们就能填饱肚子。
因此,我们的知识反映了真实。无论多寡,知识都反映了我们栖居的这个世界。
并不是我们与世界之间的交流使人类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事实上,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相互作用,彼此身上都会留下对方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地交换信息。那么回溯到蒙昧时代的神话,里边具有多少科学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