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1180

发布书摘:69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10-09

大家读的中国书法史

《大家读的中国书法史》以各大博物馆所藏书法名迹为经,相关时空背景、书家之情感心境为纬,缀成《中国书法史上的明星》主要篇章。《大家读的中国书法史》辅以《中国书体的演变》、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高明一
  • 出版社:
  • 定价:39.80元
  • ISBN:9787503947230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7-10-09 摘录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10-09 摘录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10-09 摘录
    『获得《兰亭序》的唐太宗,龙心大悦,在贞观十年(636)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人摹写,并命书法史上“初唐三大家”的欧阳询(557-641)、虞世南(558-638)、褚遂良(596-659)临写《兰亭序》,赐给重要的王公大臣。』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10-09 摘录
    由于书体的发展至唐代已然成熟,唐代以后的书法史便以风格史为主体,而风格史又是以王羲之的作品为基准来作对照。一个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历史自有公论。但是书法家的墨迹对后世产生影响在帝制时期的中国,帝王的喜好与介入,占了重要的关键。从东汉章帝(76-88在位)喜欢杜度的草书,魏武帝(155-220)喜好梁鹄的隶书(八分),齐高帝萧道成(427-482)和王僧虔赌书,都是历史上清楚的记载。然而,王羲之的真、行、草书真迹虽已不复见,但各种摹本流传后世,影响中国书史一千七百年之久。这样影响力的形成,唐太宗李世民不遗余力的推崇与推广,才是关键因素的所在。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7-10-09 摘录
    书法史上享有“书圣”赞誉的王羲之,他的书法成就依据其四世孙王僧虔所说的是“更改古体”。王羲之“更改古体”,并不是创造新的书体,而是将字字分离的“章草”,改成字字相连、形成有轻重缓急节奏感的“今草”,而造就出种新的时代风格。王羲之这样的成就,是种对于草书的改革,而非创造新的书体,这与书写质材从竹简转到纸张上有着密切的关连。

    《远宦帖》的草书风格,有些是上下二字相连,字与字的间距较紧凑,上下二字不相连的字距较宽松。而每一行几乎看不到笔直的行距,呈现略带左右摆荡波浪状的表现,这样的风格呈现,已经脱离了竹简每片固定宽度的制约。王羲之其他比《远宦帖》还要奔放的书法作品,就更不是竹简固定尺寸所能约束了,这是书写质材的转变,进而影响书法表现的实例。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