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开山之作,名家选译 最适合大众阅读的经济学经典 吴晓波独家人物序 . 内容简介 《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是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这本书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英] 亚当·斯密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蓝狮子
  • 定价:42.00元
  • ISBN:9787308161671
  • 2016-10-31 13:16:27 摘录
    在每一个社会或地区,同样有一个一般或平均的地租率,它像我在后面所说的那样部分地受制于土地所处的社会或地区的总体情况,部分地受制于土地的天然或人工改良的肥沃程度。
    这些一般或平均的比率,可以称为彼时彼地通行的自然工资率、自然利润率和自然地租率。
    这里提出了几个自然xx的概念,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导出自然价格的概念,那么就和我们初中时候所学的价格是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着价值波动的原理一致了。 然而在《经济学通识》里,我看到了另一种对价格的理解。就好像,量子力学之于牛顿力学,是一种更深入的挖掘。首先是所谓自然xx仅仅是概念性的,不具备可操作性,能观察的只有交易价格;其次成本不是一个独立的仅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因素,而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是推动成本下降的巨大力量,所以能决定一切的是市场需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31 13:16:27 摘录
    在每一个社会或地区,同样有一个一般或平均的地租率,它像我在后面所说的那样部分地受制于土地所处的社会或地区的总体情况,部分地受制于土地的天然或人工改良的肥沃程度。
    这些一般或平均的比率,可以称为彼时彼地通行的自然工资率、自然利润率和自然地租率。
    这里提出了几个自然xx的概念,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导出自然价格的概念,那么就和我们初中时候所学的价格是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着价值波动的原理一致了。 然而在《经济学通识》里,我看到了另一种对价格的理解。就好像,量子力学之于牛顿力学,是一种更深入的挖掘。首先是所谓自然xx仅仅是概念性的,不具备可操作性,能观察的只有交易价格;其次成本不是一个独立的仅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因素,而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是推动成本下降的巨大力量,所以能决定一切的是市场需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31 13:16:27 摘录
    在每一个社会或地区,同样有一个一般或平均的地租率,它像我在后面所说的那样部分地受制于土地所处的社会或地区的总体情况,部分地受制于土地的天然或人工改良的肥沃程度。
    这些一般或平均的比率,可以称为彼时彼地通行的自然工资率、自然利润率和自然地租率。
    这里提出了几个自然xx的概念,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导出自然价格的概念,那么就和我们初中时候所学的价格是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着价值波动的原理一致了。 然而在《经济学通识》里,我看到了另一种对价格的理解。就好像,量子力学之于牛顿力学,是一种更深入的挖掘。首先是所谓自然xx仅仅是概念性的,不具备可操作性,能观察的只有交易价格;其次成本不是一个独立的仅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因素,而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是推动成本下降的巨大力量,所以能决定一切的是市场需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31 13:16:27 摘录
    在每一个社会或地区,同样有一个一般或平均的地租率,它像我在后面所说的那样部分地受制于土地所处的社会或地区的总体情况,部分地受制于土地的天然或人工改良的肥沃程度。
    这些一般或平均的比率,可以称为彼时彼地通行的自然工资率、自然利润率和自然地租率。
    这里提出了几个自然xx的概念,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导出自然价格的概念,那么就和我们初中时候所学的价格是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着价值波动的原理一致了。 然而在《经济学通识》里,我看到了另一种对价格的理解。就好像,量子力学之于牛顿力学,是一种更深入的挖掘。首先是所谓自然xx仅仅是概念性的,不具备可操作性,能观察的只有交易价格;其次成本不是一个独立的仅由自然因素决定的因素,而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是推动成本下降的巨大力量,所以能决定一切的是市场需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27 19:40:57 摘录
    虽然在谷物的价格中必须有一部分用以支付耕马的维持费和价格,但整个谷物的价格仍然同样地直接或最终分解为地租、劳动和利润这三部分。
    联像一下,当人类刚跨进虚拟世界生活的时候,价格的构成应该也是如此吧,直到以虚拟世界为基础的新经济学出现为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25 09:00:41 摘录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在资本积累和土地占有之前的早期未开化的社会状态下,获得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数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能为任何各种物品互相交换准则所支持的唯一条件。例如,在以狩猎为生的国度中,捕猎一只海狸的劳动量通常为捕猎一只鹿的劳动量的两倍,那么,一只海狸自然应当交换两只鹿,或者说值两只鹿。通常是两天或两小时劳动的产物,应值通常是一天或小时劳动产物的两倍,这是很自然的。
    这一章我都到了前半部分,那么它对企业家的劳动,主要进行的一种否定的态度。过去的生产事情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对市场的估计也没那么复杂,也没有手段去估计。生产过程也相对简单,实际上管理和监督的工作相对于现在要简单得多。 从描述中看起来给企业家的利润仅是对他风险投资的回报,但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很多投资的人和企业家,实际上是需要大量的知识的,他们的投入不仅仅是把钱投到这个生产当中,还包括了各种学习的投入和精力的投入,也就是说他们也有很多的劳动在里面。 他老人家对利润和报酬进行区分,其根据是利润由资本投入决定的,所以利润是由投入的资本产生的。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在现代企业里,利润只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只要企业的生产还在继续,还想再扩大或者维持,那么利润就不会完全归所谓的资本家所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17 09:12:47 摘录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功用
    当劳动分工一旦被完全确立,个人自己劳动的产品,就只能满足他的需要的很小一部分。对于剩下的那一大部分需求,他需要用超出自身消费的那一部分自己劳动产品交换他人劳动产品中的那剩下的部分。因此,每个人都借由交换而生,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商人,而社会本身也就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社会。
    货币出现的原因是为了达成一些原本尴尬的交易。以物易物仅在双方恰巧有对方需要的物品时才能达成,其他情况就会尴尬。有了货币,只要一方有需要就能达成交易。 关于货币的实体,他老人家谈到的最终形态是以金银为代表的金属,而没有谈到纸币。金银成为货币是由其易保存、易切割和稀缺的天然属性决定的。易保存决定其价值的质,易切割决定其交易的便利性,稀缺决定了其价值的量。 他老人家没提到纸币,可能是因为他还没见过,我这里不揣冒昧地猜一下为什么会有纸币。首先,虽然金属便于小额交易,但是大额交易还是会受限。因为随着交易规模扩大,携带金属肯定不如纸币方便。其次,造纸和防伪技术使得纸币的实现在工程上可行。最后,第三条理由还没猜出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16 22:04:45 摘录
    第三章 论劳动分工受限于市场规模
    劳动分工源自于相互交换的力量,分工的程度必然总是受限于这一力量的大小,换言之,即受限于市场的规模。当市场规模很小时,没人有多少动力全心全意专注一业,因为他缺乏这么一种力量,即把他自己劳动所产出的超过其消费部分的所有剩余,拿去交换他所需要的其他人劳动产出的剩余的力量。
    有些行业,哪怕是最普通的行业,也只能在大城市中进行。例如,一个搬运工在其他地方就找不到工作和衣食。一个村庄对他来说,太小了甚至一个普通的集市,也很少大到足以让他维持固定的职业。在散布F苏格兰高地一带人迹罕至的独家住宅或非常小的村庄中,每个农民都必须为他自己的家庭屠宰牲畜、烤面包和酿酒。。。
    劳动分工受限于市场规模,那这里的市场即交换场所。我觉得归根到底是需求规模。小规模人群,对很多商品的需求就小,自然没有足够的利益,使分工的获利超过不分工的获利,那么人人都是多面手,样样通,样样松。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丝绸之路最开始做的都是不太实用的奢侈品。比如丝绸之路,如果运送物重价廉的商品,必定赔钱。因为目的地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不足以令其价格高到由物品重量产生的运输成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16 21:56:27 摘录
    第二章 论引起劳动分工的原因
    带来上述很多好处的这种劳动分工,原不是任何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并希望分工带来普遍富裕。它是由人性中的某种倾向产生的,虽然十分缓慢渐进,但却是必然出现的结果。这一倾向并没有预见到这种普遍的实用效用,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以物易物、相互交换的倾向。
    至于这种倾向是不是人性中无法给予进一步解释的初始秉性之一,或者更有可能的,这种倾向是不是理性和言语这些能力的必然结果,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问题。这种倾向为所有人所共有,却无法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找到。动物看起来对此、对任何其他类型的约定都一无所知。两只长腿猎犬追逐同一只兔子,有时看起来存在某种行动上的协作。。。
    动分工产生的原因——人有交换的倾向。人在交换活动中很容易发现,自己生产最擅长生产的产品,通过交换获得不擅长生产的产品,自己会过得最好,加强自己擅长的劳动技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策略。 他老人家不会知道,最近有人做实验,通过训练猴子用钱换吃的,猴子就会自发产生其他交换行为,包括食物买卖,甚至卖淫。也就是说,交换行为不是人的专利,在智人出现前就有,应该是生物学或社会学研究的问题。 向他老人家学习,我可以试着解释一下人类社会频繁发生交换行为的原因。在很久以前,人的生产力就把动物甩了N条街,产品极大丰富,为了获得其他人造的好东西,甚至是必需品,就必须进行交换,毕竟原始共产主义的作用范围有限,有些东西不交换,就是得不到。 交换多了,人就bug了,人可以到恶劣的环境中获取平时得不到的资源,用来换取那些恶劣环境中没有的一般资源。随着知识积累,越来越多的东西被认为是资源,人类的探索范围就越来越大了,现在地球都快装不下了。 发展到现在,一个人依靠个人劳动生活的人,如果没有一点特长,他的生产效率就很低,这样的人在一线城市就会被迫逃离北上广深,二三线城市也不一定好混。 从另一方面说,如果花太多时间在意义不大的事情上,也会降低自己的生产效率,现实中表现就是很多事情不肯花钱买时间,买了又觉得心疼,使买到的时间所创造的更多价值也打了折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16 21:47:10 摘录
    第一章 论劳动分工
    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在任何引导或应用劳动的地方的更高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劳动分工在社会一般事务中所产生的结果,可以借助对它在某些具体制造业中的运行方式的考察而更易理解。人们普遍
    认为,分工最细的行业乃是某些非常微型的行业但或许这些行业的分工并不是真的比其他更大的行业更细。不过,在这些旨在满足少数人的少量需求的微型制造业中,劳动者的总数必定很少。这使得那些被雇用在不同部门工作的人们可以常常集合在同一工场,使旁观者一览无遗。反之,在那些旨在满足大多数人巨大需求的大型制造业中,每个不同的工作部门都雇用大量的劳动者,以至于不可能将他们全都集中在同一个工场内。。。
    劳动分工可以显著提高生产力,并且普遍存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