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大败局2》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 《大败
……
[ 展开全部 ]
局2》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 收起 ]
作者:吴晓波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35.00元
ISBN:978721304501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NIGO
2018-10-14 00:34:54 摘录
如果有一天可以见到牟其中和唐万新,突然想问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当善庄的下场是资金流断层,你们会不会选择做恶庄?
摘录/2018.10.14
民族品牌“健力宝”如果能活到今天,必然是头深渊巨兽!不和政府沟通,不和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的企业,下场很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248页
可是,投了那么多的钱,宋如华始终没有搞明白,“炎黄在线”到底该“搞大”什么。一开始,网站被定位于“横跨全世界五大洲的华人聚集社区”,不久后,宋如华意识到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他迅速将之转型为“全球华人商业网站”。直觉告诉他,互联网将对传统商业模式进行全面的颠覆。他曾经描述说:“成都每年都搞全国糖酒交易会,那么多人坐飞机、坐火车赶到成都来,吃吃喝喝弄一天就走了,最多签了一些合同,如果在网上签,不知道会省下多少成本。”在当时国内,跟他说过同一番话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正在杭州用50万元积蓄苦苦创办阿里巴巴网站的马云。两人的区别是:一个手握上亿元资金的人只看到了方向,另一个“穷光蛋”却找到了方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241页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托普成为中国西部名头最响亮的高科技企业,各项扶持政策、税收优惠和社会荣誉接踵而至。一个尚在空中的“西部软件园”让宋如华醍醐灌顶。他突然发现,中国商业的游戏规则实在是非常神奇,有时候,你辛辛苦苦做好一个产品,不如在某个夜晚喊出一个新概念,财富的聚与散往往随着大势的摇摆而动。他意识到,财富钟摆已经摇到了自己的面前,此时若不及时伸手,将遗恨终生。他向同伴们引用《追求卓越》中的一句话说:“如果你不相信我们正在开启大时代,你一定是个白痴。”5年的商海历练,让这个昔日纯真的大学副教授已经非常老练和功利,他决心借用软件产业和西部开发这两大含金量无限的概念重新规划他的“TOP梦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233-234页
大前研一的新观点是,在面向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一个公司或个人,唯一的生存之道是专业,任何企业家对自我的培训,必须向专家化的方向开展。这位早年曾领导麦肯锡日本公司的管理学家为此提供了一套新的评价和培训工具,其中包括提升领导者的“预测力、构想力、议论力、适应矛盾的能力”。大前研一说,我给中国企业家的建议是,专注于某个小的领域,争取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强,这需要时间,但这与中国的文化不符。中国的文化是什么?是秦始皇式的“大一统”?是唐玄宗式的“盛世幻象”?还是成吉思汗式的“跑马圈地”?欲言又止的大前研一把问号轻轻地悬晾于文字之外。“中国企业必须找到未来获利的来源。利润来自于实力,而不仅仅是成本更低,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要努力做得更好。为了做得更好,你必须有自己的技术秘诀。否则,别人很容易仿造,竞争的结果就是被迫不断降价。”这是一段几乎不需要论证的逻辑,只要稍稍懂点经济学常识的人大概都不会反对,可是当它从大前研一这位日本管理大师嘴中一字一顿地说出来的时候,让人听来竟有一种悚然的宿命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230页
战略的错误可以导致公司的失败,但战略的正确却不能保证公司的成功,成功的公司一定是在战略方向和战术执行力上都很到位。何况在战略上完全踏空而失败的公司并不多,更多的公司是在几乎同样的战略方向下在竞争中拉开了距离。战术的执行力在公司的发展中起到了更持久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执行战略,而且可以在过程中巩固、优化战略的方向。像TOM.COM,它原本是一家纯互联网公司,可它的战略在执行中被优化了,才有今天的生命力。相反,因为战略与战术在不同层面上是有交叉的,其相互作用难以绝对分开,特别是公司在战略转型的时候,往往忽视对战术的执行力。因为对执行的结果不满意,又引起对战略的怀疑,甚至轻易地改变战略,这时公司不仅没有了战术,也没有了战略,没有了信心,问题就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1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224页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非如他所愿。果不其然,就在北京“两会”期间发言的两个月后,5月16日,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亲赴深圳,突然宣布免去赵新先三九企业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职务。其公开的理由是,国资委管辖的干部60岁必须退休,而赵新先已经63岁了,离职退休是正常的。他同时给予了赵新先很高的评价,称他“40年如一日,为我国的医药事业,为三九企业集团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赵新先的经历再次证明,企业家是一个多么残酷的职业。1995年,正如日中天的赵新先作为特聘兼职教授,受邀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元旦座谈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的朱镕基对他说:“你放心,即使南方药厂垮了,我还要请你当教授,为什么?因为你可以从这里总结经验,企业是怎么垮的。当然我不希望垮。”此言悠悠,竟藏无穷忧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224页
2004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赵新先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再度把矛头直指国资委。他说,国资委管辖的中央企业里,存在着部分这样的企业,即国家并没有投入资本金,企业是靠向原来的上级单位借款发展起来的,不仅在当初的两三年内还清了借款,而且向上级上缴了相当于借款数十倍的利润,这样的企业虽然归属国有企业,但国家早已没有了实际的、直接的资本金投入。因此,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机构,国资委应当担负起企业股东为获得发展的流动资金增加投资,投入新的资本金的职能。
赵新先的这些言论其实是拿他的职业生命当了赌注。他大胆逼宫国资委,无非想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国资委担负起出资人的职能,对三九注资50亿元,这样,银行逼债风波自然化解;其二,国资委同意三九进行股份制改造,那么他及其团队就可以顺势成为三九的真正主人。这两个目的无论达成哪一个都是令人满意的。而他之所以敢于如此动作的原因是,三九自创办以来一直由他掌控,从人事、财务到产业没有第二人了然全盘,如今乱局如麻,除他之外何人敢接、谁人能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206页
冯仑(万通集团董事长):民营资本从来都是国有资本的附属或补充,因此,最好的自保之道是要么远离国有资本的垄断领域,偏安一隅,做点小买卖,积极行善,修路架桥;要么与国有资本合作或合资,形成混合经济的格局,在以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严格管理为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同时,使民营资本获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可,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今后,随着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民营资本将以数量多、规模小、就业广、人数多为特征,其生存空间将被局限在与国有资本绝无冲突或者国有资本主动让出的领域。面对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只有始终坚持合作而不竞争、补充而不替代、附属而不僭越的立场,才能进退自如,持续发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186页
有了政府的鼎力支持,戴国芳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到了项目的可行性上。钢铁行业尽管在表面上是一个大进大出的行业,可是其赢利的秘密则仍然是规模与成本的控制艺术。100 多年前,安德鲁•卡内基在打造他的钢铁帝国时,天才地发现了这样的准则。他说:“价格的低廉和生产的规模是成正比的,因此,生产规模越大,成本就越低…… 降低成本,抢占市场,开足马力,只要控制好成本,利益自然就来了。”戴国芳没有读过卡内基的书,可是他却不折不扣地遵循了“卡内基准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171页
没有哪种职业,具有像企业家这样的功利性。一场伟大的爱情,并不需要一个美满的结局为注脚,有时候甚至还相反。一位绝世的武士可能死于一场宵小之辈的阴谋,但这并不妨碍他英名永存。即使是一位诗人或小说家,只要他们一生的某个时刻创作出了一首或一部伟大的著作,便可以站在那里永久地受人敬仰。可是当一位企业家却没有这样的幸运。企业家的成功能被人记取和传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所一手缔造的企业仍然在创造奇迹。企业家总是需要有一些看得见、可以被量化的物质和数据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些物质和数据还必须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长,甚至,增长的速度应该比自己的同行还要快,否则,他就很难被视为成功。也正是这种特征,构成了企业家“不幸的宿命”:除非退出舞台,否则永远不能以成功来定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162页
孙宏斌以近乎无礼的方式挑衅王石,看上去很不可思议。不过,他这么做,除了桀骜本性之外,并非是完全的冲动行为。事实上,正如柳传志所评价的,此刻的他,已经一眼把中国房地产业看到了底。2002年以后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一派火暴,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房价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武汉、重庆及天津等次中心城市的房价也水涨船高,民众购买力很强的杭州等地还出现了炒房团,更引人关注的是,很多二线城市也相继到了房价井喷的时刻。孙宏斌判断,随着宏观经济的向好,中国房地产市场将有一个较长期的上涨阶段,这与当年中国香港和日本及韩国等地方经济起飞时期的情况非常相似。而在这种大背景下,全国的房地产公司绝大多数苟且在一个城市,只有万科等极少数企业开始了异地开发。各地政府在经营城市理念的推动下,其实非常希望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进入开发,土地的公开招标制度也为企业拿地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能。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是,房地产业实在是一个利润太高的行业,而且房价又在持续上涨的通道里。综合上述的种种分析,孙宏斌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正是走出天津,到全国去“割稻子”的最好时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159-160页
在房地产开发上,孙宏斌则表现得异常的彪悍。中国的房地产业是一个充斥着灰色交易的行业,在许多地块的背后都有一个让人厌恶的博弈故事,各种利益环节纠缠不清,房地产企业的总经理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这个肮脏的漩涡中摆平关系,互博套利。孙宏斌似乎没有掉进这个游戏里,他的土地大多数是通过合作开发和公开竞标获得的。在竞标会上,他拿地以出手凶狠、不肯退让著称。一位顺驰人后来回忆说:“每做一个项目,大家都认为我们疯了,快完蛋了,但我们都挺过来了。”尽管拿地成本稍高,可是顺驰的项目总是靠推广炒作而搞得风生水起,它的广告也像孙宏斌本人那样的张扬和气势逼人,每当有楼盘推出必是一个整版接一个整版地轰炸,其用词往往如“用蓝色覆盖天津”或“天津,看我”。这种大喊大叫式的广告模式被专业人士看不起,但是,市场反应却总是很不错。与此同时,顺驰在设计及建造理念上也比那些国有房产公司高出一筹。靠着这种强悍的高举高打的战略,顺驰房产的售价虽然比附近地段的都要高,却还是受到市民们的欢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157页
当这些蛛丝马迹汇总到柳传志桌前的时候,他的震惊程度是可以想象的。3 月19 日,他召开高层干部会议,当场指出孙宏斌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帮会行为”,说他既有可能成为“可造就之大才”,也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危险人物”。现场的孙宏斌抱胸而坐,颇不以为然。4 月4 日,柳传志宣布将孙宏斌调出企业部,他勒令这位突然变得难以控制的爱将“低姿态进入”,“不许成立新的单位或带人进去”。柳传志显然仍希望孙宏斌悬崖勒马,然而,冲突却立刻爆发了。在其后的企业部会议上,孙宏斌表示他的属下不能理解公司的决定,而那些狂热的年轻人更是当着柳传志的面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提出诘问:“你说我们有帮会成分,能不能具体说一下?”“ 我们直接归孙宏斌领导,孙宏斌的骂我们爱听,与总裁何干?”原本希望惩前毖后的柳传志被乱炮轰击,愤怒至极,他拂袖而去,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你们要知道,联想的老板是谁。”当晚,柳传志接到报告,称孙宏斌等人聚会商议,有人建议把分公司的钱转移到别处,当时孙宏斌手中掌握着1700 万元的货款。柳传志当即向公安局和检察院报案。5 月28 日,孙宏斌被警方羁押,1 年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定孙宏斌“挪用公款”罪名成立,刑期5 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156页
就这样,在一群“嗷嗷叫”的年轻人的簇拥下,孙宏斌开始在企业部里树立孙氏权威。他定了一个规矩,企业部的员工只对孙宏斌一人负责。比如,所有新员工都要回答“自己的直接老板与公司大老板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一天生产200 个部件,直接老板向大老板汇报一天生产300 个,当问到你们的时候怎么回答?”正确的答案是,“应该异口同声地说是300 个”。再比如,柳传志在集团内倡导“大船结构”,要求公司像一条大船一样,分工协作,统一行动。而孙宏斌对此进行的解读是:“联想公司是一艘大船,企业部是一只小船,联想的大船沉下去了,企业部的小船就漂起来,变成大船。”在这段时间,孙宏斌绕开集团总裁室的人事管辖,私自调进一些人做自己的心腹。他还订立了自己的干部培训计划,专门召开会议培训新人,其要旨是对孙宏斌本人表达忠心。当这些蛛丝马迹汇总到柳传志桌前的时候,他的震惊程度是可以想象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137页
在所有的“说不清楚”中,最让他寝食难安的,应该还是华晨的产权归属问题。……他明确地说:“企业不能长期这样股权结构含混不清。历史问题要有所了结,要奠定这个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基础。而且这帮管理层跟了我10年,我应该对他们有所交代。我天天为股民考虑,为什么我不能为我的管理者、我的班组长考虑?”在讲这一席话的时候,仰融其实对产权的“了结”已经有了全盘构想。第一步,他设计并构筑了一个“资本的迷宫”。……100多家企业资产关系盘根错节,互为关联。全天下真正弄得清楚的大概就他一人而已。第二步,在宁波项目中埋下伏笔。他将华晨集团旗下的君安投资、珠海华晨、正通控股、正运实业及沈阳金杯等的股权进行了多重置换,最终在宁波注册成立了一个由他出任法人代表的中国正通控股公司。……同时,他在华晨集团内组建了职工持股公司,由3000多名职工入股发起,在由中国正通投资公司与后者进行某种方式的股权交换。这样,一个产权清晰的“新华晨”就诞生了。……第三步,他开始与政府洽谈基金会问题。他认为,基金会只是为了上市而设计的一个“壳”,当年的国有投资仅10万元而已,后来国家就再没有一分钱的投资。因此,国有资产在华晨中所占的比例最多不能超过30%。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自序关于“中国式失败”的思考
自序 关于“中国式失败”的思考”
01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01 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东方魔水”:一个橙黄的传说
乱世纷战:清新一枝不坠泥
致命一问:健力宝是谁人的
致命一问:健力宝是谁人的?
呵护李宁:小李比老李幸运
政商交恶:偏不卖给创业人
张海登台:命运三耍李经纬
“法师”当家:步步臭棋毁天物
盛宴散场:闹剧何日有竟时
【健力宝大事记】
【后续故事】
【新新观察】值得检讨的“三水策略”
02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02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顺德模式:炸平山头建厂房
潘宁宿命:怎一个“愤”字了得
科龙革命:名不副实的革命
科龙革命:名不符实的革命
格林柯尔:抢食腐尸的兀鹰
格林坷尔:抢食腐尸的兀鹰
顾氏新政:一块钱里有我两毛
造系运动:并购催生霸王梦
顾郎之争:一场针锋相对的战争
【科龙大事记】
【八方说词一】可惜了,科龙
【八方说词二】顾雏军的并购“七板斧”
03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
第一桶金:5000人去深圳排队认购原始股
03 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
三驾马车:被夸大的整合神话
第一桶金:人去深圳排队认购原始股
第一庄家:股不在优,有“德”则名
产融整合:这是个真实的谎言
末路狂奔:没有节制的大游戏
牟唐对照:两代大鳄何其相似
何谓天意:企业家性格的投射
【德隆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们的6个失误
【八方说词】学者、总裁:各说各的德隆
04中科创业: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档案存底】我们的个失误
朱大户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神奇的小丁
04 中科创业: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朱大卢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构筑“中科系”
因内讧而造成的崩盘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中科创业大事记】
【档案存底】第一代庄家的结局
【八方说词】为什么中国股市像赌场
05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亮相:催生“中国第一股”
造车:打造“中华第一车”
05 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背叛:导致决裂的罗孚项目
出局:无可诉性的“知识产权第一案”
溃败: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华晨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没有为华晨培养一个好的接班人”
【新新观察】企业家的“政治博弈术”
06顺驰: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26岁时的那场牢狱之灾
顺驰,就是“孙氏”的谐音
当孙宏斌杠上王石
06 顺驰: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现金流的“极限运动”
26岁时的那场牢狱之灾”
奈何天不佑宏斌
一次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败
当孙宏斌杠上王石”
【顺驰大事记】
【档案存底】孙宏斌答《普鲁斯特问卷》
【八方说词】“地产大佬”说顺驰
07铁本:钢铁之死
长江边的钢厂梦
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宏观调控的分水岭
铁本之死与建龙之活
07 铁本:钢铁之死
最让人意外的公诉书
【铁本大事记】
【新新观察】中国企业家的“法罪错位”
【八方说词】“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08三九: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一个人的三九
第一次扩张:“下山摘桃子去”
第二次扩张:仅次于德隆的大鳄
第三次扩张:回归专业化的狂想
龙种与跳蚤
08 三九: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三九大事记】
【八方说词】赵新先的“捞钱六招鲜”
【新新观察一】一样的战略,不一样的结果
【新新观察二】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
09托普:十年一觉TOP梦
龙种与跳蚤儿
蹬三轮:大学教授敢下海
放卫星:托普一夜暴大名
软件园:跑马全国成地主
“托普系”:生产“概念”的公司
大招聘:那最后一根稻草
两元钱:了结一场TOP梦
09 托普:十年一觉TOP梦
【托普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不是一个合格的CEO”
【新新观察】“我无法控制哥伦比亚”
软件囤:跑马全国成地主”
跋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自序关于“中国式失败”的思考
自序 关于“中国式失败”的思考”
01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01 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东方魔水”:一个橙黄的传说
乱世纷战:清新一枝不坠泥
致命一问:健力宝是谁人的
致命一问:健力宝是谁人的?
呵护李宁:小李比老李幸运
政商交恶:偏不卖给创业人
张海登台:命运三耍李经纬
“法师”当家:步步臭棋毁天物
盛宴散场:闹剧何日有竟时
【健力宝大事记】
【后续故事】
【新新观察】值得检讨的“三水策略”
02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02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顺德模式:炸平山头建厂房
潘宁宿命:怎一个“愤”字了得
科龙革命:名不副实的革命
科龙革命:名不符实的革命
格林柯尔:抢食腐尸的兀鹰
格林坷尔:抢食腐尸的兀鹰
顾氏新政:一块钱里有我两毛
造系运动:并购催生霸王梦
顾郎之争:一场针锋相对的战争
【科龙大事记】
【八方说词一】可惜了,科龙
【八方说词二】顾雏军的并购“七板斧”
03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
第一桶金:5000人去深圳排队认购原始股
03 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
三驾马车:被夸大的整合神话
第一桶金:人去深圳排队认购原始股
第一庄家:股不在优,有“德”则名
产融整合:这是个真实的谎言
末路狂奔:没有节制的大游戏
牟唐对照:两代大鳄何其相似
何谓天意:企业家性格的投射
【德隆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们的6个失误
【八方说词】学者、总裁:各说各的德隆
04中科创业: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档案存底】我们的个失误
朱大户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神奇的小丁
04 中科创业: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朱大卢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构筑“中科系”
因内讧而造成的崩盘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中科创业大事记】
【档案存底】第一代庄家的结局
【八方说词】为什么中国股市像赌场
05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亮相:催生“中国第一股”
造车:打造“中华第一车”
05 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背叛:导致决裂的罗孚项目
出局:无可诉性的“知识产权第一案”
溃败: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华晨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没有为华晨培养一个好的接班人”
【新新观察】企业家的“政治博弈术”
06顺驰: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26岁时的那场牢狱之灾
顺驰,就是“孙氏”的谐音
当孙宏斌杠上王石
06 顺驰: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现金流的“极限运动”
26岁时的那场牢狱之灾”
奈何天不佑宏斌
一次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败
当孙宏斌杠上王石”
【顺驰大事记】
【档案存底】孙宏斌答《普鲁斯特问卷》
【八方说词】“地产大佬”说顺驰
07铁本:钢铁之死
长江边的钢厂梦
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宏观调控的分水岭
铁本之死与建龙之活
07 铁本:钢铁之死
最让人意外的公诉书
【铁本大事记】
【新新观察】中国企业家的“法罪错位”
【八方说词】“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08三九: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一个人的三九
第一次扩张:“下山摘桃子去”
第二次扩张:仅次于德隆的大鳄
第三次扩张:回归专业化的狂想
龙种与跳蚤
08 三九: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三九大事记】
【八方说词】赵新先的“捞钱六招鲜”
【新新观察一】一样的战略,不一样的结果
【新新观察二】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
09托普:十年一觉TOP梦
龙种与跳蚤儿
蹬三轮:大学教授敢下海
放卫星:托普一夜暴大名
软件园:跑马全国成地主
“托普系”:生产“概念”的公司
大招聘:那最后一根稻草
两元钱:了结一场TOP梦
09 托普:十年一觉TOP梦
【托普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不是一个合格的CEO”
【新新观察】“我无法控制哥伦比亚”
软件囤:跑马全国成地主”
跋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自序关于“中国式失败”的思考
自序 关于“中国式失败”的思考”
01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01 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东方魔水”:一个橙黄的传说
乱世纷战:清新一枝不坠泥
致命一问:健力宝是谁人的
致命一问:健力宝是谁人的?
呵护李宁:小李比老李幸运
政商交恶:偏不卖给创业人
张海登台:命运三耍李经纬
“法师”当家:步步臭棋毁天物
盛宴散场:闹剧何日有竟时
【健力宝大事记】
【后续故事】
【新新观察】值得检讨的“三水策略”
02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02 科龙:一条被刻意猎杀的龙
顺德模式:炸平山头建厂房
潘宁宿命:怎一个“愤”字了得
科龙革命:名不副实的革命
科龙革命:名不符实的革命
格林柯尔:抢食腐尸的兀鹰
格林坷尔:抢食腐尸的兀鹰
顾氏新政:一块钱里有我两毛
造系运动:并购催生霸王梦
顾郎之争:一场针锋相对的战争
【科龙大事记】
【八方说词一】可惜了,科龙
【八方说词二】顾雏军的并购“七板斧”
03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
第一桶金:5000人去深圳排队认购原始股
03 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
三驾马车:被夸大的整合神话
第一桶金:人去深圳排队认购原始股
第一庄家:股不在优,有“德”则名
产融整合:这是个真实的谎言
末路狂奔:没有节制的大游戏
牟唐对照:两代大鳄何其相似
何谓天意:企业家性格的投射
【德隆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们的6个失误
【八方说词】学者、总裁:各说各的德隆
04中科创业: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档案存底】我们的个失误
朱大户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神奇的小丁
04 中科创业:那个庄家狂舞的年代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朱大卢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构筑“中科系”
因内讧而造成的崩盘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中科创业大事记】
【档案存底】第一代庄家的结局
【八方说词】为什么中国股市像赌场
05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亮相:催生“中国第一股”
造车:打造“中华第一车”
05 华晨:“拯救者”的出局
背叛:导致决裂的罗孚项目
出局:无可诉性的“知识产权第一案”
溃败: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华晨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没有为华晨培养一个好的接班人”
【新新观察】企业家的“政治博弈术”
06顺驰: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26岁时的那场牢狱之灾
顺驰,就是“孙氏”的谐音
当孙宏斌杠上王石
06 顺驰: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现金流的“极限运动”
26岁时的那场牢狱之灾”
奈何天不佑宏斌
一次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败
当孙宏斌杠上王石”
【顺驰大事记】
【档案存底】孙宏斌答《普鲁斯特问卷》
【八方说词】“地产大佬”说顺驰
07铁本:钢铁之死
长江边的钢厂梦
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宏观调控的分水岭
铁本之死与建龙之活
07 铁本:钢铁之死
最让人意外的公诉书
【铁本大事记】
【新新观察】中国企业家的“法罪错位”
【八方说词】“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08三九: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一个人的三九
第一次扩张:“下山摘桃子去”
第二次扩张:仅次于德隆的大鳄
第三次扩张:回归专业化的狂想
龙种与跳蚤
08 三九:中药的“最后一次失败”
【三九大事记】
【八方说词】赵新先的“捞钱六招鲜”
【新新观察一】一样的战略,不一样的结果
【新新观察二】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
09托普:十年一觉TOP梦
龙种与跳蚤儿
蹬三轮:大学教授敢下海
放卫星:托普一夜暴大名
软件园:跑马全国成地主
“托普系”:生产“概念”的公司
大招聘:那最后一根稻草
两元钱:了结一场TOP梦
09 托普:十年一觉TOP梦
【托普大事记】
【档案存底】“我不是一个合格的CEO”
【新新观察】“我无法控制哥伦比亚”
软件囤:跑马全国成地主”
跋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摘录/2018.10.14
赵新先的这些言论其实是拿他的职业生命当了赌注。他大胆逼宫国资委,无非想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国资委担负起出资人的职能,对三九注资50亿元,这样,银行逼债风波自然化解;其二,国资委同意三九进行股份制改造,那么他及其团队就可以顺势成为三九的真正主人。这两个目的无论达成哪一个都是令人满意的。而他之所以敢于如此动作的原因是,三九自创办以来一直由他掌控,从人事、财务到产业没有第二人了然全盘,如今乱局如麻,除他之外何人敢接、谁人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