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维特根斯坦传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语言哲学的奠基人。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运用大量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描绘维特根斯坦独特的精神世界以及传奇的一生,堪称一流的思想传记。
作者:[英] 瑞·蒙克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定价:79.00元
ISBN:7308086143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致谢
エッジ
2018-02-11 20:41:45 摘录
我自己只有极少的勇气,
比你少得多,
但我发现每当我在长久的挣扎之后鼓起勇气做某事时,
总是在事后感到自由得多、快乐得多
维特根斯坦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腾腾壹加壹
2017-07-26 23:52:09 摘录
同时,斯特雷奇对维特根斯坦的印象有点混杂。5月5日他请维特根斯坦吃午饭,但这第二次会面他没什么感觉。“辛克-维克先生跟我吃午饭”,他写信给凯恩斯,“安静的小人物”。两周后两人在斯特雷奇的兄弟詹姆斯的屋子里再度见面。这一次斯特雷奇得到的感受是一种弄得人筋疲力尽的才华:
辛克一维克先生使劲研究一般和个别。辛克一维克先生呀!多么光彩——但又多么遭罪!哦上帝!上帝!“如果A爱B”“也许有一个共同的性质”用那种方式根本分析不了,复合具有特定的性质。”我要怎样才能平静下来睡觉?
这段里的“辛克-维克先生”就是维特根斯坦。斯特雷奇是与茨威格齐名的传记作家,尤其擅长写作家评传,他一方面是个不可知论者,另一方面反对传统的美学观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致谢
序
*
第一部分 1889-1919
第一章 自我毁灭的试验场
第二章 曼彻斯特
第三章 罗素的爱徒
第四章 罗素的导师
第五章 挪威
第六章 火线之后
第七章 在前线
*
第二部分 1919-1928
第八章 印不出的真理
第九章 “一个纯农村的岗位”
第十章 走出荒野
*
第三部分 1929-1941
第十一章 第二次到来
第十二章 “证实主义阶段”
第十三章 迷雾散去
第十四章 一个新的开始
第十五章 弗朗西斯
第十六章 语言游戏:《蓝皮书和棕皮书》
第十七章 “投身行伍”
第十八章 忏悔
第十九章 奥地利终结
第二十章 不情愿的教授
*
第四部分 1941-1951
第二十一章 战时工作
第二十二章 斯旺西
第二十三章 这个时代的黑暗
第二十四章 一种面相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爱尔兰
第二十六章 无所归属之民
第二十七章 故事终
*
附录:巴特利的维特根斯坦及加密札记
引注
书目选
索引
译者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致谢
序
*
第一部分 1889-1919
第一章 自我毁灭的试验场
第二章 曼彻斯特
第三章 罗素的爱徒
第四章 罗素的导师
第五章 挪威
第六章 火线之后
第七章 在前线
*
第二部分 1919-1928
第八章 印不出的真理
第九章 “一个纯农村的岗位”
第十章 走出荒野
*
第三部分 1929-1941
第十一章 第二次到来
第十二章 “证实主义阶段”
第十三章 迷雾散去
第十四章 一个新的开始
第十五章 弗朗西斯
第十六章 语言游戏:《蓝皮书和棕皮书》
第十七章 “投身行伍”
第十八章 忏悔
第十九章 奥地利终结
第二十章 不情愿的教授
*
第四部分 1941-1951
第二十一章 战时工作
第二十二章 斯旺西
第二十三章 这个时代的黑暗
第二十四章 一种面相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爱尔兰
第二十六章 无所归属之民
第二十七章 故事终
*
附录:巴特利的维特根斯坦及加密札记
引注
书目选
索引
译者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致谢
序
*
第一部分 1889-1919
第一章 自我毁灭的试验场
第二章 曼彻斯特
第三章 罗素的爱徒
第四章 罗素的导师
第五章 挪威
第六章 火线之后
第七章 在前线
*
第二部分 1919-1928
第八章 印不出的真理
第九章 “一个纯农村的岗位”
第十章 走出荒野
*
第三部分 1929-1941
第十一章 第二次到来
第十二章 “证实主义阶段”
第十三章 迷雾散去
第十四章 一个新的开始
第十五章 弗朗西斯
第十六章 语言游戏:《蓝皮书和棕皮书》
第十七章 “投身行伍”
第十八章 忏悔
第十九章 奥地利终结
第二十章 不情愿的教授
*
第四部分 1941-1951
第二十一章 战时工作
第二十二章 斯旺西
第二十三章 这个时代的黑暗
第二十四章 一种面相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爱尔兰
第二十六章 无所归属之民
第二十七章 故事终
*
附录:巴特利的维特根斯坦及加密札记
引注
书目选
索引
译者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比你少得多,
但我发现每当我在长久的挣扎之后鼓起勇气做某事时,
总是在事后感到自由得多、快乐得多
维特根斯坦传
同时,斯特雷奇对维特根斯坦的印象有点混杂。5月5日他请维特根斯坦吃午饭,但这第二次会面他没什么感觉。“辛克-维克先生跟我吃午饭”,他写信给凯恩斯,“安静的小人物”。两周后两人在斯特雷奇的兄弟詹姆斯的屋子里再度见面。这一次斯特雷奇得到的感受是一种弄得人筋疲力尽的才华:
辛克一维克先生使劲研究一般和个别。辛克一维克先生呀!多么光彩——但又多么遭罪!哦上帝!上帝!“如果A爱B”“也许有一个共同的性质”用那种方式根本分析不了,复合具有特定的性质。”我要怎样才能平静下来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