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Ⅱ

《大败局2》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 《大败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吴晓波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定价:35.00元
  • ISBN:7213045016
造车:打造“中华第一车”
  • skidu
    2015-12-08 19:50:11 摘录自133页
    缺乏想象力的人很难读懂仰融的布局。仰融认为,对于华晨来说,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是时间。因而,必须在中国家庭轿车消费井喷及价格大战开打之前,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有持续竞争力的制造和研发体系。为此,在稳健与冒险之间,他毫无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仰融的这些做法,无异于“离经叛道”。汽车产业对金融家的反感似乎是一个传统。早在亨利.福特的自传中,这个汽车巨头就言之凿凿,认为绝对要让金融家靠边站,“他们没有提出为企业安置一个工程师,他们想要安插的是一名财务主管.这就是企业拥有银行家的危险。他们凭金钱来思考问题。他们将工厂当作是生财而不是生产物品的地方。他们眼睛盯住的是钱,而不是企业的生产效率。”老福特固执地认为,“银行家由于所受到的专门训练及其自身地位的限制等原因,根本就不适宜于指导工业生产”。对于这些论调,仰融当然不以为然。他对《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说,所谓造车的“八旗子弟”这么多年始终搞不好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专家治厂、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的人在企业里没有发言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