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几乎囊括了一个刚刚开始学习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所需要了解的关于面谈的一切事情;从临床面谈的基本理论到各种实践技术,从非指导性的技术到各种高级的指导性技术,从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Rita Sommers-Flanagan John Sommers-Flanagan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定价:30.00元
  • ISBN:9787501931316
  • 2016-10-03 14:23:18 摘录自115页
    情感证实有许多方式,但基本上给予来访者的是同样的信息:你
    的感受是可以接受的。你有权这样感受。事实上,有时情感证实传达的信息是来访者应该具有某些感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6-10-03 14:23:07 摘录自114页
    情感证实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把自己的情感作为人类经验自然和正常的一部分而接受。情感证实可以加强自我;面谈者的话语使来访者感常的一部分而接受。情感证实可以加强自我;面谈者的话语使来访者感到自己得到支持并且变得更加正常。有时,当来访者更加能够接受自己的情感时,他们开始对自己感觉更好,因此产生自新尊的提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2:55 摘录自114页
    情感证实是指面谈者承认并认可来访者明确表达的情感。情感证
    实其有解释的性质,因为当来访者的情感得到治疗者的证实.他们会得到鼓励去以一种更加接受和赞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情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6-10-03 14:22:44 摘录自114页
    重构在最初可能会遭到否认,但促使来访者以一种新的方式看待自
    己的互动或问题的这一过程就可降低来访者的焦虑与人际紧张。重构增加了知觉与解释行为的灵活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2:32 摘录自111页
    面谈者首先要使用一个非指导性情感反映,然后,只有这个反应得
    到确认后,才转向更有探究性和解译性的反应。使用解译性情感反映通常应在最初的情感协调与工作联盟建立之后,因为这些反应要有效,通常需要良好关系和对来访者的了解作为基础。此外,与非指导性情感反映一样,通常最好是用试探性的言语表达出解译性情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2:21 摘录自109页
    基本共情(非指导性情感反应)触及的是有价值的浅层(而非肤浅)的情感与意义,而高级的准确共情(解译性情感反映)触及那些深埋的、隐藏的或来访者无法马上触及的情感与意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2:12 摘录自107页
    初学面谈者比起有经验的面谈者在不知该说什么时也很可能会说话,有经验的面谈者有耐心等待,直到他们想到可能有用的东西才说。坦率诚实地承认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比假装有能力或隐藏不安全感更有收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2:03 摘录自104页
    以非正式、互动、支持性的方式回顾或总结来访者所谈内容有几
    个优点。第一,这样做减少了你要把忆面谈中的细节的压力。第二,它给子来访者一些责任来记住他们认为重要的内容。这个互动的总结方式设立了一个合作关系的榜样。在咨询中,改变或成功并非全是面谈者的责任。当治疗者与来访者构成一个合作小组时,面谈和咨询进行得最好。允许来访者来帮助确定什么是面谈中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提供了这种合作的良好演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1:52 摘录自100页
    情感从根本性质上说是个人化的。这意味着任何试图反映来访者情感的做法都应被看成是指向人际的亲密性的。有来访者对于咨询关系中的亲密感并不喜欢或没有准备,因此,对情感反映会做出更疏远和沉默的反应。有些来访者即使清晰明确地表达出了情感,仍拒绝承认这些情感。如果你从非指导性情感反映入手,就能尽量减小对情感反映可能的消极反应。非指导性情感反映是所有情感反应中威胁性和亲密倾向最低的。你在使用这类反应时,并没有力图教育、引导或指导来访者。类似地,你也没有力图认可来访者的情绪体验(尽管当面谈者准确理解来访者的情感状态时,来访者会体验感得到认可的感觉)。非指导性情感反映主要用于使来访者注意自己情感的描述而并无他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1:42 摘录自99页
    非指导性情感反映的主要的是通过一句情绪力面的解述使来访者
    知道你听懂了他们的情绪表达。非指导性情感反映的另一目的可能是使来访者更感到得到了面谈者的理解,并鼓励来访者进步的情绪表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1:32 摘录自99页
    来访者自发地去讨论远亲关系常常是来访者回避重要个人问题的标
    志。你应避免使用澄清及其他任何可能强化这种回避模式的反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1:23 摘录自99页
    如果信息是细枝末节而且与治疗问题无关,最好是等着来访者转
    向更加有意义的领域。试图澄清那些与治疗目标仅有微弱关系的细枝末节是对宝贵的面谈时间的浪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1:14 摘录自98页
    Brammer提出了关于澄清的两个一般原则。首先,承认你不清楚
    来访者所说的话。其次,“尝试重述或请求澄清、重复或解释”。求对方给出具体解释或举例是尤其有帮助的,因为这能促使来访者说得更加具体、明确而不是抽象、模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1:05 摘录自95页
    一般解述并不是保留原话的一切,它只重述来访者信息的核心内容,它也不包含任何评价成分〈即面谈者观点、反应与评价,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排除在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3 14:20:55 摘录自95页
    面谈者在第一次做解述时常感到尴尬,他们感到好像自己在重述
    显而易见的东西。他们常以种僵化、生硬甚至无礼的方式向来访者一字不改地重述刚说过的话。这很令人遗憾。因为在恰当使用时,解述是一种灵活而富有创造性的技术,可以增进情感协调和共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