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终身成长
坐镇美国亚马逊心理类畅销榜10年,累计印量180万册,比尔·盖茨撰文推荐颠覆传统成功学观点,影响美国校园教育的创新理念...................※编辑推荐※◎
……
[ 展开全部 ]
影响美国一代人的心理励志之作,被无数次引用的成功学观点。美国亚马逊心理畅销书在榜10年,《 时代周刊》《早安美国》《华尔街日报》热赞,比尔·盖茨撰文推荐。◎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总结数十年研究成果的经典作品。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关键在于思维模式:是满足于现有成果、避免失败可能的固定型,还是以努力为豪、寻求挑战机会的成长型,决定了你能在成功路上走多远。◎ 2017年9月,作者卡罗尔·德韦克以对“成长型思维”的突破性研究,荣获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此套理论鼓励学童积极评估及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教育界影响深远。◎ 夸孩子“你好聪明”还是“你真用功”更有意义?如果一段感情需要努力经营,意味着我们注定不适合在一起?一位天才老板带领一群天才员工,就一定能缔造卓越?思维模式的不同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你有充分的机会与可能扭转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前进的方向。◎ 最新修订版,在原版基础上参考读者反馈,增补了新章节。...................※内容简介※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德韦克揭示的成功法则已被很多具有发展眼光的父母、老师、运动员和管理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做出改变,人们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培养对学习的热情,和在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压力。...................※名人推荐※我爱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是,它不仅提供了理论,还阐明了方法。德韦克帮助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方法表明,仅仅对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一番深入了解,你就能让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彻底改变。——比尔·盖茨你一旦了解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区别,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方式会有重大的改变。你会期待,招聘有成长型思维的员工,选择有成长型思维的老板;你会规划,相亲时看对方有没有成长型思维,教育子女时也会刻意培养成长型思维。但如果你真看懂了这本书,你会说,我要成长为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然后,一点一点影响我身边人的成长型思维。那将是你给自己和在乎的人的最好的礼物。——赵周,拆书帮创始人、《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德韦克的重大发现是,我们通常具有两种思维模式中的一种:认为自己的智力是一种固定属性,或认为它是可以培养并随着时间增长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记者、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你会发现在关于动力的著作中,本书是数一数二的。——《关键教养报告》(NurtureShock)作者波·布朗森(Po Bronson)如果你是个管理者,或在养育孩子(这也算一种管理),放下手边的一切,读读这本书吧。——《创业的艺术》(The Art of the Start)作者盖伊·川崎(Guy Kawasaki)每个人都该读这本书。——《让创意更有黏性》(Made to Stick)作者奇普·希思(Chip Heath)、丹·希思(Dan Heath)德韦克对智力与思维模式的研究影响了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全新思维》(A Whole New Mind)和《驱动力》(Drive)作者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一本好书会让你赞同,一本伟大的书会让你遵从,而这本书提出的建议会改变你的一生。——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J. 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
[ 收起 ]
作者:[美]卡罗尔·德韦克
出版社: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定价:49.80元
ISBN: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37 )
评价 (1 )
第 6 章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MissWanzi
2020-03-09 01:18:48 摘录
你是一个害羞的人吗?如果是,那么你真的需要成长型思维模式。即使它治不好你的害羞,至少也可以帮助你维护正常的社交互动。你下一次进入一个社交场合的时候,要抱有这样的念头:社交能力是可以提高的,社会互动是用来学习和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评判别人的。试着多训练自己用这种方式想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issWanzi
2020-03-09 01:18:06 摘录
想象一下你理想中的恋爱关系。你是否认为两个人应该完全相容—没有分歧,没有妥协,也不需要努力?请重新考虑一下。每段关系中都会有很多问题。尝试着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可以变成促进彼此
理解、提升亲密度的工具。让你的伴侣说出不同意见,仔细倾听,然后耐心并真诚地讨论问题。这种做法给两
个人的关系带来的亲密感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你是否像我一样喜欢责怪别人?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不利于感情的发展。你可以在想象中创造一个形象,把责任都推给他。但更好的做法是,慢慢让自己变得不轻易指责别人。不要总是想着别人有错误并埋怨他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issWanzi
2020-03-09 01:08:04 摘录
不久前,我和一个朋友探讨了一些人所持的“父母能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并不大”的看法。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的朋友用婚姻关系做比喻:“这就好像婚姻中的夫妻。每个人都是在性格已经定型的情况下
进入这段关系的,你不要认为你能让对方有什么改变。”
“不是这样的,”我说,“对我来说,婚姻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
你要鼓励伴侣成长,也要让对方鼓励你自己成长。”
我说的这种改变,并不是《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里描述的那种,希望对自己的伴侣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这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原本不够好。我说的改变是指去帮助伴侣在这段感情关系中达到自己
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潜能。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所起的作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issWanzi
2020-03-09 01:02:14 摘录
在恋爱关系中成长
人们开始一段恋情的时候,有时会遇到和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伴侣,但还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不同。在一段积极的恋爱关系中,人们会去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而且在这么做的时候,双方都会成长,他们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但是若想做到这一切,两个人都必须认为彼
此站在同一战线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issWanzi
2020-03-08 13:25:01 摘录
不努力的两性关系是难逃一死的,是不健康的。双方需要努力才能够进行正确的沟通,需要努力才能发现并解决双方不同的期望和想法。这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人“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是
更应该说“他们永远幸福快乐地为双方的关系而努力”。
这并不是说世界上没有人“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是 更应该说“他们永远幸福快乐地为双方的关系而努力”。 说的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MissWanzi
2020-03-08 13:13:45 摘录
出色的两性关系研究者约翰·戈特曼( John Gottman)说:“每段婚
烟都需要努力来保持不脱轨;将伴侣聚在一起和将他们分开的两种力
量之间……永远存在一种张力。
与看待个人成就一样,这种认为成功不需要努力的信念让人们丢
失了他们需要的让恋爱关系茁壮成长的关键。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么多恋爱关系最终会以分手告终—因为人们认为,只想相爱就不
需要再费力做任何事情。
心有灵犀
在不愿意为恋爱关系努力的这种想法当中,还存在一种信念,就是认为夫妻应该心有灵犀:我们就该像是一个人。我的伴侣应该知道我的想法、感受和需求,而我也同样应该知道他的。但这是不可能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引 言
第 1 章 思维模式
第 2 章 思维模式解析
第 3 章 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第 4 章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第 5 章 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第 6 章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第 7 章 父母、老师与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第 8 章 改变思维模式
出版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引 言
第 1 章 思维模式
第 2 章 思维模式解析
第 3 章 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第 4 章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第 5 章 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第 6 章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第 7 章 父母、老师与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第 8 章 改变思维模式
出版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引 言
第 1 章 思维模式
第 2 章 思维模式解析
第 3 章 关于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第 4 章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第 5 章 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第 6 章 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第 7 章 父母、老师与教练:思维模式的传播
第 8 章 改变思维模式
出版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理解、提升亲密度的工具。让你的伴侣说出不同意见,仔细倾听,然后耐心并真诚地讨论问题。这种做法给两
个人的关系带来的亲密感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你是否像我一样喜欢责怪别人?把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不利于感情的发展。你可以在想象中创造一个形象,把责任都推给他。但更好的做法是,慢慢让自己变得不轻易指责别人。不要总是想着别人有错误并埋怨他们。
进入这段关系的,你不要认为你能让对方有什么改变。”
“不是这样的,”我说,“对我来说,婚姻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
你要鼓励伴侣成长,也要让对方鼓励你自己成长。”
我说的这种改变,并不是《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里描述的那种,希望对自己的伴侣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造,这会让对方觉得自己原本不够好。我说的改变是指去帮助伴侣在这段感情关系中达到自己
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潜能。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所起的作用。
人们开始一段恋情的时候,有时会遇到和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伴侣,但还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不同。在一段积极的恋爱关系中,人们会去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而且在这么做的时候,双方都会成长,他们的感情也会越来越深。但是若想做到这一切,两个人都必须认为彼
此站在同一战线上。
更应该说“他们永远幸福快乐地为双方的关系而努力”。
烟都需要努力来保持不脱轨;将伴侣聚在一起和将他们分开的两种力
量之间……永远存在一种张力。
与看待个人成就一样,这种认为成功不需要努力的信念让人们丢
失了他们需要的让恋爱关系茁壮成长的关键。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么多恋爱关系最终会以分手告终—因为人们认为,只想相爱就不
需要再费力做任何事情。
心有灵犀
在不愿意为恋爱关系努力的这种想法当中,还存在一种信念,就是认为夫妻应该心有灵犀:我们就该像是一个人。我的伴侣应该知道我的想法、感受和需求,而我也同样应该知道他的。但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