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孩子们的学校
-
我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就成型了。这个理论的大意是,孩子认同他们的同伴,并依据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群体对照使他们采取与其他群体不同的行为。直到这一刻,我才彻底理解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全部意义,我回过头去仔细思考相关证据,然后才完全接受了它。嘿!不是父母,根本不是父母!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我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要强调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要降低这种差异。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设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他们凝聚起来。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背井离乡并不是移民做出的唯一的艰难的决定,到了新的国度之后,他们又将面临另一个决定,他们必须决定哪一个对他们更重要:是让孩子保留本国的语言和文化,还是成为新语言和新文化的主人。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行为,又是一种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老师可以传授知识,但他们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却极其有限。即使是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也会因为她的学生进步缓慢而感到沮丧,除非她可以说服他们,告诉他们说英语是他们群体的行为规范。当老师最难的一点,不是让学生随波逐流,而是要说服他们逆流而上。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在三岁左右,孩子就已经注意到人们可以按种族分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种族区别变得越来越明显,并成为儿童划分小群体的方式之一。他们是否这样划分,部分取决于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如人数,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有多少孩子。当没有太多选择的情况下,男孩和女孩通常在一起玩,他们将自己归类为“孩子”。黑人孩子和白人孩子的分类也是如此。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喜欢与好学生待在一起的人,也对学校功课有正面的态度。与成绩不好的学生混在一起的人,一般不喜欢上学。如果一个孩子从一个群体换到另一个群体(这种情况在小学中仍然可能发生),你就会发现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跟新群体成员的态度一样了。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