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

《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 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 传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朱迪斯•哈里斯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定价:58
  • ISBN:7532769909
第十一章 孩子们的学校
  • 忙里偷闲的猫
    2018-02-23 13:08:41 摘录
    我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就成型了。这个理论的大意是,孩子认同他们的同伴,并依据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群体对照使他们采取与其他群体不同的行为。直到这一刻,我才彻底理解群体社会化理论的全部意义,我回过头去仔细思考相关证据,然后才完全接受了它。嘿!不是父母,根本不是父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忙里偷闲的猫
    2018-02-23 13:06:43 摘录
    我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要强调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是要降低这种差异。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设定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他们凝聚起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忙里偷闲的猫
    2018-02-23 13:01:08 摘录
    背井离乡并不是移民做出的唯一的艰难的决定,到了新的国度之后,他们又将面临另一个决定,他们必须决定哪一个对他们更重要:是让孩子保留本国的语言和文化,还是成为新语言和新文化的主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忙里偷闲的猫
    2018-02-23 12:59:58 摘录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行为,又是一种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老师可以传授知识,但他们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却极其有限。即使是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也会因为她的学生进步缓慢而感到沮丧,除非她可以说服他们,告诉他们说英语是他们群体的行为规范。当老师最难的一点,不是让学生随波逐流,而是要说服他们逆流而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忙里偷闲的猫
    2018-02-23 11:13:26 摘录
    在三岁左右,孩子就已经注意到人们可以按种族分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种族区别变得越来越明显,并成为儿童划分小群体的方式之一。他们是否这样划分,部分取决于一些不重要的东西,如人数,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有多少孩子。当没有太多选择的情况下,男孩和女孩通常在一起玩,他们将自己归类为“孩子”。黑人孩子和白人孩子的分类也是如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忙里偷闲的猫
    2018-02-22 17:45:42 摘录
    喜欢与好学生待在一起的人,也对学校功课有正面的态度。与成绩不好的学生混在一起的人,一般不喜欢上学。如果一个孩子从一个群体换到另一个群体(这种情况在小学中仍然可能发生),你就会发现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跟新群体成员的态度一样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