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首部杂文集。 十年来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
……
[ 展开全部 ]
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亦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 余华10年首部杂文集 · 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以犀利的目光洞见时代病灶,以戏谑的文字戳穿生活表象。 · 当社会面目全非,当梦想失去平衡,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
[ 收起 ]
作者:余华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定价:35.00元
ISBN:753021465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hazle
2019-01-04 18:41:10 摘录
当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舞台,可以充分地秀自己之时,过去意义的家庭在今天完全改变了,或者说现在的家庭不再像过去那样承载很多属于社会的功能。很多人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珍惜家庭,因为他们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了社会生活里,很少体现在家庭生活中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们的发展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那样一路狂奔,我们全体都在后面大汗淋漓地追赶,我们追赶的步伐常常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展望今后的十年,我觉得,或者说我希望我们发展的速度应该慢下来,这匹脱缰的野马应该跑累了,应该放慢脚步了。然后,我们可以在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hazle
2019-01-04 18:36:43 摘录
这就是为什么家庭价值观在中国人这里曾经如此地重要,夫妻之间的不忠被视为大逆不道。当时的社会伦理会让婚外恋者遭受种种耻辱,比如剃成阴阳头的发型游街,甚至以流氓罪被判刑。
“文革”期间,由于政治斗争的残酷,夫妻相互揭发,父子反目屡有发生,不过这些事例只是出现在少数家庭,极大多数家庭则是空前团结。在当时外部环境的高压之下,人们十分珍惜家庭的内部生活,因为只剩下这一点点属于个人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一个记忆回来了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哀悼日
奥运会与比尔• 盖茨之杠杆
最安静的夏天
七天日记
录像带电影
给塞缪尔• 费舍尔讲故事
一九八七年《收获》第五期
巴金很好地走了
我的文学白日梦
荒诞是什么
飞翔和变形
生与死,死而复生
奥克斯福的威廉• 福克纳
西格弗里德• 伦茨的《德语课》
我的阿尔维德• 法尔克式的生活
伊恩• 麦克尤恩后遗症
两位学者的肖像
罗伯特• 凡德• 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
我们的安魂曲
一个作家的力量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仲马的两部巨著
关键词:日常生活
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
耶路撒冷& 特拉维夫笔记
篮球场上踢足球
南非笔记
英格兰球迷
埃及笔记
迈阿密&达拉斯笔记
纽约笔记
非洲
酒故事
儿子的固执
写给儿子的信
……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一个记忆回来了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哀悼日
奥运会与比尔• 盖茨之杠杆
最安静的夏天
七天日记
录像带电影
给塞缪尔• 费舍尔讲故事
一九八七年《收获》第五期
巴金很好地走了
我的文学白日梦
荒诞是什么
飞翔和变形
生与死,死而复生
奥克斯福的威廉• 福克纳
西格弗里德• 伦茨的《德语课》
我的阿尔维德• 法尔克式的生活
伊恩• 麦克尤恩后遗症
两位学者的肖像
罗伯特• 凡德• 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
我们的安魂曲
一个作家的力量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仲马的两部巨著
关键词:日常生活
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
耶路撒冷& 特拉维夫笔记
篮球场上踢足球
南非笔记
英格兰球迷
埃及笔记
迈阿密&达拉斯笔记
纽约笔记
非洲
酒故事
儿子的固执
写给儿子的信
……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一个记忆回来了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
哀悼日
奥运会与比尔• 盖茨之杠杆
最安静的夏天
七天日记
录像带电影
给塞缪尔• 费舍尔讲故事
一九八七年《收获》第五期
巴金很好地走了
我的文学白日梦
荒诞是什么
飞翔和变形
生与死,死而复生
奥克斯福的威廉• 福克纳
西格弗里德• 伦茨的《德语课》
我的阿尔维德• 法尔克式的生活
伊恩• 麦克尤恩后遗症
两位学者的肖像
罗伯特• 凡德• 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
我们的安魂曲
一个作家的力量
失忆的个人性和社会性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仲马的两部巨著
关键词:日常生活
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
耶路撒冷& 特拉维夫笔记
篮球场上踢足球
南非笔记
英格兰球迷
埃及笔记
迈阿密&达拉斯笔记
纽约笔记
非洲
酒故事
儿子的固执
写给儿子的信
……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过去的三十多年,我们的发展就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那样一路狂奔,我们全体都在后面大汗淋漓地追赶,我们追赶的步伐常常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展望今后的十年,我觉得,或者说我希望我们发展的速度应该慢下来,这匹脱缰的野马应该跑累了,应该放慢脚步了。然后,我们可以在个人价值和家庭价值之间找到平衡。
“文革”期间,由于政治斗争的残酷,夫妻相互揭发,父子反目屡有发生,不过这些事例只是出现在少数家庭,极大多数家庭则是空前团结。在当时外部环境的高压之下,人们十分珍惜家庭的内部生活,因为只剩下这一点点属于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