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的劳伦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德国的盟友土耳其趁机侵入阿拉伯半岛,而该地区的各个部族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无力抵抗土耳其侵略军。英国军方派了“阿拉伯通”陆军情报军官劳伦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斯科特·安德森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定价:72.00元
  • ISBN:7509759234
第16章 风暴聚集
  • 麦兜史努比
    2018-06-08 09:16:49 摘录
    历史上的游击战士们都会发现,对敌人实施打了就跑的打击是一回事,攻打人口稠密的城镇并防守下来却是另外一回事。现代的游击和反游击专家指出,这个过程需要“争取人心”,但赤裸裸的真相是,这里没有人心可以去争取。事实上,任何被卷入游击战区域的平民的核心问题是:活下去。为了生存,他们会投靠能够保障他们生存的任何一方,直到这一方做不到这一点,那时平民就会转投另一方。在这场极其原始的斗争中,对民族主义或者意识形态的呼吁几乎是毫无用处的;获得平民“忠诚”的办法就是为其提供保护,或者对其实施恐怖震慑,或者二者结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麦兜史努比
    2018-06-08 09:12:29 摘录
    马克·赛克斯原先认为,犹太人大量移民巴勒斯坦不会让阿拉伯人不悦,但现在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于是尽可能封锁消息,不让阿拉伯世界得知《贝尔福宣言》的情况。他的努力以惨败告终《贝尔福宣言》的消息在11月传到了埃及群众当中,沮丧很快变成了愤怒。英国当局努力去安抚这些抗议者,但杰马勒帕夏的贝鲁特讲话又揭露了《赛克斯一皮科协定》的具体条文。电光火石之间,英国人努力将阿拉伯世界拉拢到自己这边的长期努力遭到了惨痛的双重打击,其后果可能会使得艾伦比在巴勒斯坦的胜利变得亳
    无意义。
    劳伦斯在开罗静观局势,预感到黑暗的日子即将降临。如果一向唯唯诺诺、受到严厉管制的埃及群众都被《贝尔福宣言》和《赛克斯一皮科协定》激怒到几乎要揭竿而起,那么聚集在亚喀巴的阿拉伯起义军和他们在叙利亚各地的潜在盟友会怎么想?劳伦斯
    私下里感到一丝安慰,因为他很有远见,早在9个月前就将《赛克斯一皮科协定》告知费萨尔;如果费萨尔是现在才知道的话,再加上《贝尔福宣言》恰好也在这时被披露,他恐怕很难再信任劳伦斯或任何一个英国人了。但这些消息一定会让在亚喀巴围绕在费
    萨尔身边的人火冒三丈。不管他们对费萨尔或者阿拉伯独立事业多么忠心耿耿,这些人的脑子里一直有个想法,即起义的哈希姆领导人们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可能被英国和法国主子愚弄了。当然了,君士坦丁堡一直是这样说的,现在杰马勒帕夏在贝鲁特的讲话
    给了这种指控更强的说服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麦兜史努比
    2018-06-08 09:05:59 摘录
    11月7日,就在土耳其军队放弃加沙的当天,弗拉基米尔列宁和他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亚历山大·克伦斯基的俄罗斯政府。次日早上,布尔什维克党发布《和平法令》,宣布打算立刻退出战争。在整个前线,俄国军队进入了单方面的停火。就这样,土耳其200年来最为不共戴天的敌人突然间消失了,撕咬土耳其战线的三支敌军中的一支就这样沉默了。
    随后传来了更加非同寻常的消息。布尔什维克党在搜查被推翻的旧政府的文件时发现了当时仍然是秘密的《赛克斯一皮科协定》的副本。这份文件极有说服力地佐证了布尔什维克党的指控,即过去三年中地球上发生的血腥屠杀都是为了帝国主义的扩张,于是他们在11月中旬将《赛克斯一皮科协定》公之于众。当然,这份文件也佐证了杰马勒帕夏长期以来的指控——英法大言不惭地声称支持阿拉伯独立,其实只是个阴险的诡计,目的是将阿拉伯土地纳入自己的殖民帝国。于是他利用贝鲁特演讲的机会,向整个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重申了这一点。
    “《赛克斯一皮科协定》是英国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使用的工具。他们需要工具和傻瓜为他们火中取栗,于是教唆某些阿拉伯人造反,向他们许下虚假的诺言,用空中楼阁蒙蔽他们。”杰马勒说道。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为侯赛因国王何以背白己的穆斯林兄弟而大惑不解;现在真相大白了。“最终,不幸的谢里夫侯赛因落入了英国人为他挖下的陷阱,被他们的溜须拍马缠住,对伊斯兰的团结和威严犯下了罪行。”
    杰马勒指出,既然西方帝国主义阴谋已经被揭穿,还有时间将其打倒。侯赛因国王可以弃绝不洁的联盟,悔过自新。各地的阿拉伯人现在看清了奸险敌人的真面目,可以团结一心,打败他们。我要去君士坦丁堡,但我很快就会回来。”杰马勒在演讲末尾发誓道,“我恳求本市的名流显贵们对虚假谣言置之不理,在战争剩余不多的日子里耐心守候,让我们达成目标。”
    次日,他的贝鲁特演讲,包括对《赛克斯一皮科协定》的揭露,被刊登在叙利亚和土耳其各地报纸的头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麦兜史努比
    2018-06-08 08:59:45 摘录
    杰马勒的任职经历与他本人的个性一样自相矛盾。他在公众面前发出的征服埃及的誓言导致了西奈半岛的惨败,但他的军队在加沙城下两次成功地抵挡住了英军,他是有功劳的。他主持了叙利亚全境的许多雄心勃勃的现代化工程——铺设和拓宽城市街道,电气化,建造新的公园、清真寺和市政建筑—与此同时,他的数十万臣民,或许多达100万人,因饥馑和疫病而死去。他曾努力缓解亚美尼亚人遭受的困难,但同时却得到了迫害犹太人的恶名。他对叙利亚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强硬政策压倒了他们的起义热情——在他在任期间,叙利亚没有一个省份发生较大规模的起义,但他对汉志的埃米尔侯赛因的温和态度却导致了严重后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