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大字本)

1952年春,钱穆先生应邀,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进行五次讲演。先生根据讲义整理而成本书,分别从“政府的组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四个方面,对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钱穆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定价:35.00
  • ISBN:7510838509
七 变法与革命 / 174
  • Silonchen
    2018-11-14 17:21:20 摘录
    所以孙中山先生主张革命之后先要有一个“心理建设”,这是看得很正确的。譬如我们讲考试制度,这当然是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个传统极悠久的制度;而且此制度之背后,有其最大的一种精神在支撑。但孙中山先生重新提出这一制度来,就不免要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因为清代以后,考试制度在中国人精神上的共尊共信的心念也早已打破了。我们今天要重建考试制度,已经不是单讲制度的问题,而还得要从心理上先从头建设起。换言之,要施行此制度,即先要对此制度有信心。即如在清代两百几十年,哪一天乡试,哪一天会试,从来也没有变更过一天。这就因全国人对此制度有一个共尊共信心,所以几百年来连天的日期也都不摇动。这不是制度本身的力量,也不是政治上其他力量所压迫,而是社会上有一种共尊共信的心理力量在支持。当知一切政治、一切制度都如此。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Silonchen
    2018-11-14 17:18:10 摘录
    说到政府背后拥有的一个力量,这便是今天共产党所讲的“立场”和“背景”。至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权,无论汉、唐、宋、明,却并无私权力、私立场、私背景。它的立场背景便是全国人民,便是全社会。所以遇到政治腐败,只要换一批人,把制度腐败了的略略修改,就仍可继续下。于是中国历史上便只有造反,而更无革命了。任何一朝代,既没有一种私的力量在支撑;它腐败了,天下便乱。而实无一个阻碍我们拨乱返治的真力量。现在则有此一个力量在阻碍我们。非把此力量打倒不可。这个非打倒不可的情势,就逼成了革命。所以唐宋兴起不能称为是革命”,只是人事变动。最多只能称为是“变法”。可是清代末年,就非革命不可了。他这两百多年的政权,和汉、唐、宋、明不同。套西方的话头,可以说当时一切主权在满洲人。打倒满洲人,就是打倒这政治上的一种特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