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教父

《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披露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超级富豪们并不那么光彩的致富之道。详细阐释了包括印尼苏哈托家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乔·史塔威尔
  •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定价:36.00元
  • ISBN:7309082346
第二部 如何成为战后教父
  • 凯风
    2017-08-01 22:03:51 摘录
    尽管有保护金钱的本能和向员工展示节俭的深思熟虑的商业手段,但人们所说的大多数教父生活节俭,却并非实。让李嘉诚引以为豪的另一件事是,他从上市公司中获取的工资很少—2005年,从他的长江集团旗舰公司中只得到了10000港元的工资。但有点却未被提及,即在香港工资要被征税,而股息却不被征税,所以大亨们利用后者来避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凯风
    2017-08-01 22:00:45 摘录
    作为教父生活一部分的角色扮演也许能说明困扰着他们的不安全感。其表现之一是他们对于身份的着迷。亚洲教父如此饥渴地收集并展示各种勋章。例如,何鸿燊坚持下属任何时候都要叫他何博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凯风
    2017-08-01 21:58:57 摘录
    华裔教父没安全感的另一表现就是他们热衷于体现自身的“中国性”,证实优生学。随着中国再次成为亚洲地区的强国,最近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最有名的个案研究就是李光耀,李光耀受过英国教育,曾经以英国身份自居。随着新加坡的繁荣和中国的崛起,李光耀越来越致力于从儒家文化和亚洲价值论方面来解释这个小国家的成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凯风
    2017-08-01 21:54:22 摘录
    在香港,亚洲首富李嘉诚总喜欢说自己是教师的儿子,其父1940年身无分文来到了香港。他的香港长江集团官方网站声称:“为了扛起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李先生不到15岁就辍学,在一家塑料贸易公同找了份工作,每天工作16小时。1950年,他的勤奋、谨慎以及追求完美的精神让他有了自已的公司—香港长江实业。”事实上,李嘉诚读过几年书,后来在一个富有的舅舅那里工作。舅舅的家族拥有香港中南钟表有限公司③。后来他成为重要的二流大亨,他的事业得以继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因为他娶了老板的女儿。李的已故妻子庄月明,是他的表妹,就是那位有钱舅舅的女儿。李嘉诚所经营的企业事实上是属于他岳父的,李嘉诚只是进一步发展了企业。据李嘉诚的一位老朋友透露,李嘉诚的岳母也给了他额外的经济支持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凯风
    2017-08-01 21:49:16 摘录
    2006年10月逝于北京一家医院的霍英东对多重身份十分了解。他拿到英国政府的奖学金后,就读于香港的精英学校,并成为有成就的网球和足球运动员。后来,他把儿子送到英国的米尔菲尔德公立学校读书,继续着他的家族英国化。但当英国政府某些部门因为他在朝鲜战争期间与中国进行巨额贸易而撇弃他,而北京却给予他垄断交易特权时,他
    成了激进的中国民族主义者。《福布斯》杂志花了几年时间试图采访霍英东,但他只愿意接受中国大陆的新闻记者的采访。最终他同意在珠海接受《福布斯》杂志的采访,但他从车里出来,只发表了以下陈述“像印度、埃及甚至英国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一旦倒下了,它们就再也站不起来了,但是中国能。”然后他跳进他的车里,飞驰而去,使福布斯》杂志连一张照片都没得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凯风
    2017-08-01 21:45:52 摘录
    大商人通过指定的委员和委派的说客演绎着他们的政治角色。1985年,英国通过建立功能选举区将这种准寡头政治体制保存了下来,而此时中英政府有关中国政府将在1997年恢复对香港主权的联合声明已签署。所谓功能选举区,是让教父控制的行业,如银行、地产、保险等能够在立法会中设置更多的说客。而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则设了“咨询委员会”,里面的成员主要是教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