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
-
如果说,管仲变法是重商主义的试验,那么,三百年后的商鞅变法,这是重农主义的典范。经历者两场变法之后,影响中国千年历史的治国模式便基本定型。与自信圆滑的管仲相比,冷酷而坚定的商鞅是另一种类型的天才,他们如同左右两极,处于历史经济变革的两端,后世变革无非如钟摆一般在两者之间摇荡,竟从来没有逃出他们设定的逻辑。在两千多年的国史上,双样式命令型计划经济的鼻祖,其后,王安石和陈云做分别是农耕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典范执行者。(管仲与商鞅)如同左右两极,处于历代经济变革的两端,后世变革,无非如钟摆一般在两者之间摇荡,竟从来没有逃出他们设定的逻辑。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管仲的思想在后世被刻意淹没,则是由于两大原因。第一,齐国一世而衰,以商治国的思想彻底破产。齐国坐拥最强国力,却采取了不扩军和不兼并的“和平称霸”战略,管仲那些维持国际秩序的行动,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相继称霸的诸侯均以开疆拓土而威慑天下,“尊王攘夷”异化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管仲之道被暴力取代。第二,管仲思想与儒家格格不入。……儒家在经济治理上只有“三斧头”:一是“以农为本”,二是“轻徭薄赋”,三是“克己仁义”。遗憾的是,这三条在管仲那里都找不到。;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