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再度发力! 向钱穆先生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致敬之作! 打破时间壁垒,勾勒历代变法全貌! 探寻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变革的得与失! 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吴晓波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定价:42.00
  • ISBN:7308116263
两个研究工具及两个结论
  • dzter
    2015-12-08 19:50:08 摘录自9页
    在这本书中,我将提出两个也许会引起争议的结论:第一,最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大崛起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性演进,我们迄今仍有陷入历史的闭环逻辑的危险;第二,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结构性缺陷”,是一个“建设性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dzter
    2015-12-08 19:50:08 摘录自5页
    我得出了两个观察和分析的工具。首先是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我认为,发生于历史以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这四大利益集团互相争斗、博弈和妥协的结果。其次是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前三十大经济体中唯一保持这一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在前工业文明时期,它们分别呈现为——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它们的共性就是追求各个利益集团在行为及思想上的一致性,维持“自上而下的控制”。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这些制度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如梁启超所言:“中国为专制政体之国,天下所闻知也。虽然,其专制政体,亦循进化之公理,以渐发达,至今代而始完满。”
    郡县制度保证地方势力收到中央控制,尊儒制度统一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科举制度:为体制吸纳社会精英,国有专营制将重要资源予以国营化垄断经营,以控制国计经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